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心

(2013-09-04 20:16:46)
标签:

育儿

早教

分类: 幼儿教育

 

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心

文、图/冰凌花语

本文摘自璇妈的育儿书《小区是孩子的第一社会》

    我们看到婴儿时期的宝宝在参与社会化交往的最初,看到其他宝宝手里的玩具就伸手去要,见到别的宝宝乘坐的小车,也会试图挣脱家长的束缚蹒跚地来到车边,有的甚至还想把车上的小主人拉下来。等等这些表现,都源于婴儿最初对身边世界的好奇心。使得他们见什么都想去摸去感受,慢慢的长大一些后,看到其他宝宝有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宝宝再大一些以后,就会找家长要,不给会哭闹。但婴儿期宝宝的这种行为应该属于“跟风”,还没有形成攀比的心理。宝宝的这种“跟风”行为其实是宝宝对同伴的一种认同方式,因此“跟风”为培养宝宝的社会化交往提供很好的机会。

    到了幼儿期的宝宝,相对于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都增强很多。这个时期的宝宝什么都想跟着学,见到小伙伴拿的玩具就想试试玩玩。加之宝宝还没有分辨能力,自控力差,就形成了“其他宝宝有的,我也要有”的行为习惯。

    这种幼稚的天性为幼儿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因此,父母就要开始注意及时给与这个时期的宝宝以正确的心理引导。

    3岁以后的孩子就开始知道通过物质比较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有了明显的攀比心和竞争意识了。 尤其小区里一起玩耍的孩子,因为比较熟悉,几乎天天在一起,认同感较强,担心因为自己不能融入而遭遇排挤,于是更容易产生攀比心。

    我通常在璇璇看到别人的东西想要时,会告诉她,她有的某某东西其他小朋友没有。

    所以,针对宝宝的攀比,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

    后来,有一次璇璇下楼看到欣欣正和一个同龄女孩玩,于是奔跑过去先参与。欣欣当时和那个女孩一人带了一副太阳眼镜,看到璇璇跑过来,欣欣就一下拦到璇璇面前说:“我们都有漂亮眼镜,你没有,不能和我们一起玩,”

    我看着璇璇站在那里尴尬的背影,想她一定会像很多孩子一样,转身搂着妈妈闹着要买眼镜,但璇璇的表现出乎我意料。她对欣欣说:“我有漂亮的鞋子。”说完,她转身蹦蹦跳跳地去找另一群小朋友玩了。

    欣欣站在远处看着璇璇不理会她的炫耀,一副失望的样子,欣欣的妈妈也尴尬地对我笑笑说:“刚才她们俩到小区外面的商店看到眼镜就要,才15元,你也给璇璇买一副吧。”

    我附和着说:“恩,好,等璇璇要了再说。”

    我从这件事上发现:平时对璇璇的引导还是起到作用的,她不是没有听进去,也不是听不懂的。

    因此,我们在引导孩子攀比心的时候,可以从给孩子信心着手,让孩子发现自身美好的东西。要把孩子的“人有我有”心理转变成“我喜欢我有的”。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同时也是镜子,家长平时的言行对孩子起到很大的影响。例如有的家长说话不注意,当着孩子暴露出成人的攀比心态。

    例如:当孩子想玩其他孩子玩具时遭到拒绝时,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就不自觉带有情绪的口气对孩子说“不玩他的,妈妈给你买比他还好的”。又比如为了在孩子心里表现自己的爱,在给孩子买衣服物品时,总是忍不住炫耀:“妈妈给你买的花了好多钱,比很多小朋友的都好。”类似这样的耳闻目染,对于自我认知能力还比较差的孩子来说,就会不自觉地高估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家长的炫耀语言,也会被孩子所用,喜欢在别的小朋友面前显摆、吹嘘。

    家长还是要先律己,同时给孩子一个纯净的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