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选书、指导孩子看书

标签:
读书育儿 |
分类: 妈妈手记 |
国庆节那几天有点空,把宛扬的书整理了一下。顺便也整理了一下自己给宛扬买书的思路,也把我对孩子阅读的一点认识写了下来,现在放在博客上,希望与大家交流一下。因为孩子千差万别,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不同,所以可能并不具普遍性,只是自己的一点看法而已。
(1)
广泛的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源泉之一。我想,这一点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让我比较庆幸的是我们建立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做完作业,孩子是一定会自己开始找本书看,而且一开始看书就完全投入,谁叫都听不见,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无知无觉。从书籍中,她自然地获取了一些关于社会的,科学的,历史的知识。对于词语也有了自然的积累,而且这个过程是非常水到渠成的,不是背字典或者背词句硬背来的,因此就更容易正确地应用它们,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我们从来没有要求她背过任何的好词好句,或者任何的名篇,但是我发现她已经会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两全其美”、“恼羞成怒”、“气喘吁吁”等成语,而且使用非常恰当。这说明在广泛的阅读中,孩子们已经能够融会贯通了。现在学校都要求有“采蜜本”,要求学生记录好词好句。这也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孩子根本没有主动地在脑子里学会这些词,而只是被动地为了完成任务去“找”出这些词写在本子上,就完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好的读物不仅包含丰富的知识和思想,还会触发孩子创作的灵感。宛扬在读到好的童话后,就会说:“妈妈,我也好想编个故事!”孩子从读别人的作品到创作自己的作品,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一定是有所联系的。从别人的作品中,不只是简单地学习生词,生字,更高一个层次是学习写作的方法。如果不想孩子再写出三段式的,面目严肃,行文死板的“新八股文”,多读多看是一个前提,尤其是要看一些文风活泼、想象力丰富的文章。不管宛扬写什么类型的作文,我都跟她说:“如果你写的是和其它一百个人写出来的一样的文章,那我还看它干什么?这样的文章给你看,你看不看?”
所以,我希望给孩子多看一些有意思,能吸引人的书籍。也希望以后孩子的作品也同样充满灵气。
(2)给孩子选择类型多种的,又能符合孩子的兴趣的书
宛扬的书籍都是我帮她挑选的,但是也是我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对她的了解去选择的。我们的书籍类型分为文学(主要是童话和诗歌)、绘画、漫画/科普、英语几类。其中文学是最主要的部分,因为她总是强烈要求我不断地给她买新的童话。即使是童话,买什么书也是有讲究的。一开始,我也给她买过一些《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彼得潘》、《夏洛的网》等非常出名的作品,但是,她竟然不喜欢,买回来也不看,就在那里落灰尘。一开始,我也很恼火!强塞给她几次,她翻两下就扔了,后来坚决不看。三番几次之后,我也想通了,阅读,也是一件很难勉强的事!试想想,如果给你一本你不喜欢看的书,该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啊!怎么阅读,阅读哪些书籍,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能强迫!每个孩子应该有不同的阅读爱好,家长可以引导他扩大阅读面,但是硬着来可能会适得其反。首先应该让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凡是给宛扬买的书,我尽量先了解内容,风格。要么,一系列的书就先买一本,如果喜欢,她自然会要求继续购买。
我给她买的漫画书基本上是与知识结合的。单纯的故事性的,我觉得在动画片里看看就可以了。而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与漫画结合起来能使硬性的知识趣味化,更适合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比如《漫画史记》系列,《探险漫画》系列、美绘版的《成语故事》等等。
(3)
在买书的时候,购书网站上往往会建议适合几岁孩子阅读,但是这不是十分可靠的。首先,同年龄段的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差异,其次,有时建议的年龄段的跨度过大,根本不具有指导性。
家长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选购内容深度适当的书,书的图文比例、书的文字量,内容的深度一定是慢慢过渡的。我们之前是在看《卡梅拉》系列,后来看安房直子的系列书,现在在看郑渊洁的系列书。
(4)
宛扬读过的书和文章,摆在书架上的这部分是可见的,还有一部分是不可见的,是从网络上来的。其实网络上的资源非常可观,有众多的博客,论坛提供众多的资料。用搜索这个工具,可以找到很多好东西。
前期宛扬开始写童诗的时候,我家还没有买过一本童诗的书呢。我从网络找了很多台湾童诗名家作品给她读,比如林焕彰、林良、林钟隆、詹冰、谢武彰、林武宪、冯辉岳、陈木城、杜荣琛、方素珍等等。台湾的孩子自己写的儿童诗也收集了不少。后来又找到了国内的《中国儿童诗网》http://www.zgetsw.com/,里面有很多国内活跃的儿童诗诗人的作品。
童话一类的也非常多,我经常去的论坛有“纯真年代http://www.fairydream.net/html/
和“小书房”http://www.dreamkidland.cn/,天涯社区的童话版块也有很多童话作家的集子。新浪上的童话作家的博客上也有不少好东西。这些我都会收集起来给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