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做最简单的童诗练习,你也行!
(2009-08-13 13:07:53)
标签:
童诗教育育儿 |
分类: 妈妈手记 |
给孩子做最简单的童诗练习,你也行!
对5-6岁的孩子,可以开始给予一些童诗的营养,在阅读、朗诵意蕴较为浅显、有趣的童诗的时候,可启发他们,让他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写出富有童趣的诗歌。有时,你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让你惊呼:孩子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所以,我们可以给他一个诗的环境,让他在诗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要让他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湮没了。
最开始,诗歌的主题一般选择比较“物化”的东西,比如:植物、动物、自然气候,等等。因为年龄较低的孩子对抒情性的、较深层次的感情上的东西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有限。直观的主题是比较好入手的。在做一个主题的诗歌的时候,要启发孩子抓住这个主题的特点,然后以这个特点为“诗眼”,展开想象。例如以下这首:
金鱼
金鱼是个大近视
游来游去
一不小心
就被水草逮住了尾巴
金鱼金鱼
快去水母开的眼镜店
挑副合适的眼镜吧
金鱼的特点是有大大的、突出的眼睛,很像人的近视眼。所以这首诗都是围绕着这个特点发展的。近视眼当然有很多的麻烦,所以金鱼也避免不了被水草缠住的麻烦事。诗的下半节,构思了一个水母开的眼睛店,来帮助金鱼解决这个问题。整个诗歌其实也是一个短短小小的童话剧。因为有“近视眼”这个被提炼的特点,所以整个故事可以完整地演绎出来。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给予孩子一些“诗歌”的刺激,例如,将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和理解能力的诗歌给孩子讲解,然后进行启发,发散式地展开联想,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当有了初步的诗歌主线的构想后,再进行文字修正。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始终诗歌的内涵和想象力是最重要的,文字反而不需要要求太高,可以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这也符合他们年龄段的思想和语言水平。
在最初入门的时候,可以选择下面两个童诗练习。
一是摹声练习,有个样例是:汽车是个孤儿/每天着急地在马路上/喊着“爸爸,爸爸!”
爸爸,爸爸,是对应着汽车按喇叭的“叭叭”的声音。对声音的联想一定要贴切,围绕着声音构思出相应的故事,以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
根据这个样例,可以启发出无数的对生活中声音的摹拟。例如:
青蛙
夏天真热啊
青蛙喝了一肚子水
都不觉得凉快
唉,要能吃个瓜就好了
难怪他每天都在喊:
瓜!瓜!
从“呱!呱!”联想到我们吃的瓜,瓜是属于夏天的水果,而且青蛙也是夏天的一个符号,因为天气热而要吃西瓜,青蛙就“瓜!瓜!”地叫,是比较符合逻辑,比较贴切的。
另外一种是对“形象”的摹拟。从0,1,2……9,A,B……Z的形态联想,给每个数字或字母写一首短诗。
数字漫想(组诗)
4
4是一艘小船
插上白帆
要去旅行
5
5是个大钩子
整天在嘟囔
钓不到鱼
6
6是个大哨子
“哔哔”
所有的数字都来排队
2
一只高贵的黑天鹅
昂着脖子游来游去
真寂寞
0和9
0也想有一头漂亮的头发
好扎个麻花辫子
8
8是一对双胞胎
整天不分开
3和8
8说:“我是一颗花生”
3说:“我是掰开的花生!”
字母联想
V和O
冰淇淋筒
放上草莓味的O
放上芒果味的O
放上桔子味的O
装满咯装满咯
数字或字母的“摹形”诗形象直观,但联想可以是无限的,两个孩子写出的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小诗。此外,每首诗可以很短小,比较适合低年龄段的孩子。
上面只是我在实际教育孩子中获得的一点心得,不一定完全正确。当然,这些练习适合刚入门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在诗歌的意境上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对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能力上进行加强,并且要在诗歌上体现更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