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与“薰”
刘从军
“熏”有两个读音。一读xūn,一读xùn。读xūn时有这样几种意思:①食品加工方法,用烟火接触食物,使具有某种特殊的味道,如“熏鱼”、“熏鸡”、“熏制”等。②烟、气等沾染、侵袭物体(使变色或沾上气味),如“熏衣服”、“烟熏火燎”、“臭气熏天”等。③由于长期接触而受到影响,如“利欲熏心”、“熏染”、“熏陶”等。读xùn时只有“(煤气)使人中毒窒息”这个意思,如“让煤气给熏着了”。
“薰”只有xūn一个读音,意思是一种香草,如“薰莸不同器”(意思是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器物里,比喻好的和坏的不能共处)。
按说,“熏”和“薰”意思迥然不同,不会用错。然而遗憾的是我在阅读中却经常看到许多把“熏陶”写成“薰陶”,把“熏染”写成“薰染”的情况,实在不应该。试举几例:
①是过度或不足的情感转变为适度的情感的方法,是使人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和人、由适当的动机、以适当的方式,经过多次反复,通过潜移默化的薰陶,发生适度的感情。(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册第74页,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②大约十七岁时,曾向著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向孔安国请教古文《尚书》,进一步增进了他的学术文化修养,同时也使他受到儒家思想的重要薰陶。(《中国古代文学》上册第159页,于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2版)
(此文发表于2004年4月14日《语言文字周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