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祇、祗、衹的区别

(2009-11-26 12:49:27)
标签:

杂谈

              祇、祗、衹的区别

                       刘从军

    经常发现把祇、祗、衹用错的情况,这里稍加辨析。

    祇  音qí,有一个义项是指地神。《说文》:“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汉杨雄《甘泉赋》:“集乎礼神之囿,登乎颂祇之堂。”颜师古注:“地神曰祇。”“祇”还有一个义项是大的意思。《易·复》:“不远复,无祇悔。”孔颖达疏:“既能速复,是无大悔。”

    祗  音zhī,意思是敬。《诗经·商颂·长发》:“昭假迟迟,上帝是祗。”《管子·牧民》:“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后汉书·顺帝纪》:“矜之祗畏,不知所载。”《晋书·顾和传》:“若不祗王命,应加贬黜。”都说的是尊敬的意思。现代汉语有“衹敬”、“祗候回音(希望对方回复的客气话)”等词语。

    衹  音zhǐ,是“只”念zhǐ音时的繁体写法。我们知道,《简化字总表》上“只”字的繁体是“隻”和“衹”,表明“只”读zhī音,表示“只身”、“只言片语”和当量词用时繁体是“隻”;读zhǐ音,当副词用,用来限定范围,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相当于“仅仅”时繁体是“衹”。

    “祇”和“衹”字右边是“氏”,“祗”字右边是“氐”;“祇”和“祗”左边是“礻”,“衹”左边是“衤”。

    “祇”和“祗”经常被用错,例如:

    ①老子说天地万物与侯王的生命来自道,鬼怪、神祗、圣人的生命来自道,天下社稷的命运也在于道,他自己的生命也来自道。(《〈老子〉与基督》第16页,袁步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②更有奇者,老子视圣人与神为一方,而非与人为一方:以道来统辖天下时,鬼怪不作祟于人,神祗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伤害人。(同上书第35页)

     这里的“神祗”应为“神祇”。

    ③显然,中国文化最早的建筑师——造字的仓颉们,深深的生活在神的世界中,以至于福、祸都在乎他,社、礼都围绕他,祭祀祈祷他,恭敬(祇)思念(禅)他,以他为始(祖),尊他为大。(同上书第97页)

    这里的“祇”应为“祗”。

    (此文发表于2003年6月18日《语言文字周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