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公募基金产品发展报告精要(下)

(2014-02-21 12:27:29)
标签:

财经

2013年公募基金产品发展报告精要(下)

 

 

早在2008年前,我国公募基金就已经系统性地建立起了成熟市场所具备的大类基金产品,同时也快速地引进了当代具有创新性的基金新品。近几年来,公募产品在传统的资产类别上逐步精细化,在投资策略和商业元素方面创新不断。随着基金设立门槛的降低,基金公司产品创新的活力进一步被激发出来。纵观2013年,公募基金产品的发展呈现出了如下特征:

1.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货币基金成了年度产品发展的主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全年产品设立数量快速增长,但规模严重缩水,基金产品结构更加均衡。

3.  传统的积极管理产品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股票型基金在主题、行业、风格上凸显出特色;混合基金风险重心降低,变得更加灵活;债券基金针对投资者的细分发展出了不同的产品;

4.在被动投资方面向着跟踪标的精细化和可交易化方向发展,量化基金仍处于尝试阶段;

5.在创新型产品及海外产品方面,分级基金通过行业分级和多空分级来吸引投资者,公募产品出现了首只市场中性策略基金,债券类产品成了QDII主要扩容的方向。

 

三、被动型贝塔收益产品创新精要

在传统产品下端的是所谓的便宜的贝塔产品,它包括纯粹的指数型产品和数量化积极管理产品。在跟踪宽基指数的基金取得较大发展后,指数基金也逐步向着更加细分的方向发展,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投资工具。2013年,在与传统指数基金的竞争中,ETF取得了优势,进入到了许多资产类别;量化基金的发展依然较为缓慢。

1.被动产品

2013年指数基金数量继续快速上升,达到303只,数量增加了82只,规模达到了3600亿。截止2013 年底,市场上成立的ETF 基金共83只,2013年新成立的ETF 基金共34 只,共募集规模达320亿元,平均募集规模9亿元。从绝对规模看,指数产品发展的高峰在2009年;从相对规模看,股票指数产品与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规模的比例已非常接近美国的水平。

指数基金在宽基指数基金发展后,逐步向着更加细分的方向发展,跟踪各类资产的ETF和行业ETF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ETF产品更加多样化。在指数基金方面,行业指数和跟踪多资产标的指数基金产品面世,典型的代表是国泰国证房地产基金,银华中证成长股债恒定组合30/70基金,将基金资产同时配置于股债两市,70%债券和30%股票。在ETF方面更多的表现为资产类别的创新,跟踪纳指、黄金、国债、企债、混合资产的ETF都出现在市场上。典型的代表是国泰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上分别推出的国债ETF、黄金ETF、纳指ETF等,华夏发行了五只行业ETF,分别跟踪金融、消费、医药、能源和原材料。被动管理产品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基金公司的布局,基金公司为了抢占优质的指数资源,会推出相应的产品,此外,交易所也在大力推动ETF的发展,投资者也需要低成本、便捷的资产配置工具。

未来被动管理产品的发展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市场,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指数基金的业绩问题都制约了被动管理工具的发展。从过去的经验看,绝大多数年份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能够战胜市场,主动管理的基金仍然是市场的主流。另一方面,被动型产品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投资者具有较强的主动管理能力,才能应用好这些工具化的产品。

2.量化基金

截至2013年底,量化基金产品为59只,近几年来,量化基金的设立数量均在10只左右,2013年设立了18只。但是,量化基金的总体规模大约为500亿元,在市场上仍旧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2013发行的大多量化基金还是指数增强型,部分产品进行了分级。这类产品的典型代表如银华800分级基金,该基金采取了指数增强的跟踪方法。量化投资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基金公司的布局和市场环境。目前,较多的公司都意识到量化投资未来的广阔空间,因此纷纷投下巨资网罗人才,探寻量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在数量化方向上,这是国际资产管理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从市场环境来看,量化投资在中国还在起步的阶段,这个时候通过量化技术能够捕捉到的市场阿尔法将会比较多。

量化基金本身相比传统基金有诸多理论上的优势。例如,更全面的市场跟踪能力、严格的投资纪律和风险控制纪律等等。然而,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还是会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三方面:(1)信息优势是现阶段我们的机构投资者战胜市场、战胜对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单纯依靠模型进行投资的风险较大;(2)投资人和基金公司内部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周期普遍较短,而众多模型依据的是长周期内大概率上的胜利;(3)数据是量化投资的基本细胞,而我国资本市场的数据期短,不少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不符合实际,数据质量问题会大大影响量化模型运作的有效性。总的来说,优良业绩是量化基金快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量化基金短期内的发展和成功更有可能是个案性的,而不是群体性的,预计量化基金仍会缓慢的发展。

四、创新型产品及海外产品发展精要

在传统产品上端的是高阿尔法产品和国际投资产品,以结构化产品、绝对收益产品和QDII为代表。在投资策略创新方面,公募产品出现了市场中性策略基金,在商业元素创新方面区分不同客户风险等级的分级基金继续发展,在资产类型创新方面,QDII基金涵盖的资产类别更加多元化。

1.分级基金

目前,市场上各类型的分级基金共96只,其中2013年成立38只,其中11 只属于股票指数分级,27只属于债券分级,共募集规模达433亿元,平均募集规模为11亿元,相对20129亿元的平均募集规模有所提高。主要是产品设计逐渐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2013年,行业分级基金是分级基金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多家公司上报多空分级产品迟未谋面。自分级基金出现以来,分级基金的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标的不断细化,2013年行业分级产品有效吸引了潜在客户。典型的产品有国泰和信诚发行的涉及房地产、医药卫生、金融、有色等行业的行业分级基金;此外,2013年多家基金公司上报了多空分级基金产品,但迟迟未能获批。分级基金的发展满足了投资者的不同风险收益偏好,产品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分级基金优先份额由于其低风险和低收益性,受到规避风险投资者的偏好;监管层发布了《多空分级基金产品注册指引》,为这类基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驱动力。目前分级基金的分级方式多是从风险收益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级,未来可能会进一步细分投资者需求,挖掘出不同的结构化分级方式。其次,在金融衍生品的更广泛的应用下,分级基金可以实现杠杆提供方式的多样化,即不仅仅使用业绩杠杆,而要更多的使用财务杠杆,并实现财务杠杆的多样化。在分级基金标的创新方面,可能会引入更多样化的主题指数、风格指数、行业指数等,有助于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

2.绝对收益产品

市场上对于绝对收益产品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是以绝对收益作为投资目标,那么包含货币基金、保本基金、甚至一些混合基金都可成为绝对收益产品;如果把绝对收益作为策略来说,是特指利用包括卖空、杠杆或投资其他非传统金融产品等策略力争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包括国际上主流的市场中性基金。

尽管国内公募产品多年来推出了一些号称绝对收益的产品,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募基金的绝对收益策略产品在2013年才出现。过去几年,获准参与股指期货的公募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非常低,对冲作用也非常有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绝对收益很困难。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基金是我国首只明确提出采用对冲策略的公募基金,该基金采取市场中性策略,通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空头对冲股票仓位多头以期获取选股带来的超额收益。国内绝对收益产品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来自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追求,市场中性策略属于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策略。二是传统相对收益基金的规模容易随着市场大起大落,基金公司需要探寻新的发展道路;三是包括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做空工具的逐步完善,以及混合基金股票仓位的放开,使得绝对收益策略可行。这类产品在国内公募产品上刚刚起步,发展的空间还较大,但追求绝对收益并不是公募基金的主流。国际上共同基金部分引入了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但共同基金很少使用对冲策略,衍生品更多的是充当配角

3.QDII

QDII产品的发展速度依旧缓慢,2013年新设QDII产品16只,与亮点频现的业绩相比,2013QDII发行市场较为清淡。设立产品数量较上年度持平,首募规模总计86.26亿元,较去年大幅缩减46.08%,平均首募规模5.39亿元,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

2013QDII产品的创新依旧以指数基金(包括ETF)为主,债券型QDII也成为了主要扩容方向。跨市场、双币分级产品先后面市,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典型的产品如中银标普全球自然资源、国泰纳斯达克100ETF和嘉实新兴市场双币分级债券。QDII发展的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首批主动管理型QDII基金的铩羽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还没有恢复,投资者尽管有分散资产风险的需求,但是对QDII没有信心;QDII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也制约了基金公司在QDII发展上的积极性,仅有部分公司积极与海外的指数开发机构洽谈指数使用问题,抢占优秀指数资源;因此,尽管2013QDII总体上业绩较好,但也没有推动这类产品的发展。随着2014年香港内地基金互认的推进,国内QDII产品还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国内资产国际化配置的潜在需求远没有得到释放。

五、2014年产品发展展望

由互联网推动的各类电商平台之间产品的大战会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新的渠道、平台会出现,但是赢家终归是少数。基金产品的数量还会继续增长,但是增长的力度可能放缓,产品的结构进入到稳定的均衡状态,新产品募集的份额可能还会减少。主题、行业、风格基金仍然是股票基金发展的主线,高度灵活的混合基金会出现更多的策略创新,债券基金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发展面向不同投资者群体的产品。被动型产品继续向细分化和可交易化方向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工具。分级基金继续朝主题、风格指数、行业方向发展,绝对收益策略产品会得到更多发展,QDII进入更多资产类别,公募FOF产品出现。

 

(注:本文已在上海证券报专题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