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若晨星的瓷器--大明建文年制的蛐蛐罐

标签:
文化 |
http://s12/mw690/001MGPhtzy6Trfbe2LN3b&690
建文帝接了他爷爷的班,就坐了4年皇帝便被他叔朱棣废了。这4年里,他爷爷的官窑不会熄火,所以也烧了不少瓷器,永乐帝不承认他
这个皇帝,所以凡见“建文”字的瓷器一定会砸掉。本来 年份短,瓷器少,这一来写有“大明建文年制”的瓷器基本 就 没有了。偶遇之,也
疑假审得更细了。得一 蛐蛐罐,(高 13厘米 ,口径14.3厘米)底署款:“大明建文年制”,以怀疑 的眼光找它的破绽,却找出一
个千真万确的建文瓷器来。建文瓷器的特征无疑与洪武后期一样,胎、釉、青料,画法等等。胎是麻仓土,釉是青白釉,青花用 的
是国产平等青,泛灰色,浓郁处有沉积,泛铁色锡光,罐外壁上绘六颗缠枝扁菊,那样式 与 其后来
的永乐青花压手杯上的缠枝莲画法相似。重要的是它釉面遍体布满“软硬道”,底面施用橘皮釉,盖和壁用的
其它釉,600年使用口沿上的釉已经被磨掉,釉面有莹润宝光,这些特点完全是洪武瓷器的独有特点,永乐以后的明皇室子孙是不会写“建文”寄托款的,所以说她必是建文蟋蟀罐无疑。说是寥若晨星,存世量是极少的。藏界难见,专家难想,文博界嗤笑的宝贝竟然
真的存在,似 响雷滚来也惊惊他们。有 友京川先生曾发布了
一只同样署款的青花釉里红碗,说了很是的一番道理,恰恰他那碗底的署款与这罐底的署款完全一样,是 一 个人 的 手书,这就 更
有力证实了大明 建文帝是有瓷器留世的。几乎 所有 的 资料都 说 是 世上没有 建文 款瓷器。没有见过 鬼的 人 有 的说 有鬼,没有
见 过什么古瓷的 专家 却
多数说没有这种瓷器。这是一种十分不科学的现象。
http://s1/mw690/001MGPhtzy6Trfefcu440&690
周边被磨损的罐盖
http://s8/mw690/001MGPhtzy6TrfeMNhRd7&690
洪武瓷器常用 的 扁菊花 和 铁 色 斑
http://s3/mw690/001MGPhtzy6TrffvSySa2&690
底款
http://s10/mw690/001MGPhtzy6TrfgaZbbb9&690
600年使用被磨损的 釉面
http://s10/mw690/001MGPhtzy6Trfh36pXb9&690
盖 内
http://s13/mw690/001MGPhtzy6TrfhI3Ks5c&690
罐底的橘皮釉和署款
http://s4/mw690/001MGPhtzy6TrMU915xd3&690
釉面上的“软道”丛丛
http://s8/mw690/001MGPhtzy6Trgy22GPb7&690
罐底竖写款与 下面 碗底竖写款的对比
http://s3/mw690/001MGPhtzy6TrfxJNQu82&690
朋友 京川游侠所 收藏的青花釉里红碗底的 署款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