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乐青花压手杯全揭秘

(2013-10-04 11:06:56)
标签:

文化

http://s6/bmiddle/001MGPhtgy6DKADZj6dd5&690

三只压手杯包浆莹润


 

早时收藏的一件永乐青花压手杯因其小巧,只发一文《济宁惊现永乐青花压手杯》便不再理会。近日多读有关青花压手杯的文章,言马某人讲只有故宫藏有三只半,(一只坏的不完整)是为神器难觅其踪,谁谁若有都是做梦,苏州博物馆有一只诸多要素失真的压手杯等等。永乐压手杯是有明一代瓷器百花中明人介绍最为清楚的瓷器,谷应泰的《博物要览》中说“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有‘双狮滚球’,球内有‘永乐年制’,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次之。式样精妙,传世已久,价亦甚高。”因为珍贵,永乐后仿者不断,赝多真少。但毕竟真品是存在的,着意竟收藏了三只,(一只出于古运河畔的汶上县,两只出于河北衡水。大小、成色、重量、包浆几乎完全一样)只比故宫大博物馆少了半只。人必云你那是假的,但观真赝,压手杯需具备永乐青花基本要素,再加上谷应泰的描述,压手杯真品还是不难断定的。尤其是它必须具备600年时光的印记,即要有温润油亮的包浆,(这是唯一人不能造的东西)然后再看其他。马某的神秘毫无道理,乾隆帝能在封建闭塞时代从民间征集到四只,可见民间多多。苏博的真赝也好定论。故宫藏三只半此杯当为乾隆从民间收来的,是永乐后仿的。因为它的内心不让人看到,偶尔从一刊物发现他们的杯子全部照片,其内心图象模糊,字迹更是模糊不清,它不是“折腹”,是垂腹。与谷应泰对压手杯的描述差别很大。发上我的三只藏品照片,均高5点3厘米左右,口径9点3厘米左右,足径3点5厘米,重160克上下,它具备永乐青花瓷器所有特点,更可见永乐压手杯秘密所在(有故宫藏品不示人的秘密):1、内底呈深度弧形 2、外底足墙接地处有一圈微微凸起的凸线  3、大米粒大小的篆书“永乐年制”清晰可见  3、600年包浆宝光毕现 4、青料中有铁锈斑深入胎骨。5、折腹。6、底足迎光观察底心现一轮月亮。

    所以,玩友若有,请参考对照,这就是真品无疑,千万不要信什么专家,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够亲手拿起压手杯观看过,故宫的压手杯据说要经过许多道手续才能隔着玻璃看一眼呢。

 

http://s12/bmiddle/001MGPhtgy6DKA73xwf2b&690
内底呈深弧形  折腰(真品绝密处,故宫不示人)  双狮滚球  内壁现手工旋纹


http://s15/mw690/617d5597gx6D9xuDDTU6e&690
清晰可见的篆书款    釉面上使用过的软道、硬道


http://s10/bmiddle/001MGPhtgy6DKAqKfih59&690
  砂底细滑 润如糯米(这一点十分重要)积釉处可见浓重的虾青色
http://s12/mw690/617d5597gx6D9xAMxOb0b&690
宝光莹润   施釉嫩白细腻 青花深翠  足墙外底现一圈凸起的接地线--(真品绝密之处)


http://s14/bmiddle/001MGPhtgy6DKAeoTGRdd&690

苏麻沥青青花料浓郁处的铁锈斑(锡光)浸入胎骨 (这一点很重要的)

http://s8/mw690/617d5597gx6Dg2EVGon87&690
http://s12/mw690/001MGPhtgy6DKAxsquL8b&690


600年氧化  宝光莹润  真品必须具备的要素(这一点起决定性的作用) 

http://s16/mw690/001MGPhtgy6DNj8s0gvff&690
迎光观察可见足心微微突起似月亮 那是修足时手艺所至的痕迹

http://s12/mw690/001MGPhtgy6DNiRQV8D2b&690
故宫藏的永乐青花花心压手杯 字迹模糊不清  可见垂腹非“折腰”  釉面没有丝毫的包浆宝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