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切莫把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误诊为血栓性脉管炎

(2009-08-27 17:35:45)
标签:

血栓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性

闭塞症

熊光明

肪管炎

脱疽

健康

分类: 普济溃疡膏组

切莫把“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误诊为“血栓性脉管炎”

熊光明

 

      多年来笔者发现绝大部分经省内外的各级医院诊断为“血栓性脉管炎”(全称“血管栓塞性脉管炎”,简称为“脉管炎”)的患者,都被误诊误治。其实此病乃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又称“闭塞性动脉硬化”)。这些被误诊的患者,经各地各级医院按“血栓性脉管炎”常规治疗后,病情都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出现脚趾,脚背发黑、干性坏死,形成坏疽。患肢皮肤发凉、干性剧痛、夜间静息时更痛,坐卧不安、难以入睡,有的烂脱骨头,直至衰竭而死,故中医称之为“脱疽”。但这些患者和为其诊治的医师完全不知是在误诊误治,误残误死,令人痛心。为此笔者大声疾呼,切莫把动脉硬化闭塞症当成血栓性脉管炎。两者虽然烂脚、脚痛相同,但病因不同,病理不同,部分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多处不同。一旦误诊,后果堪悲。

    由于大多数医师和患者只知“血栓性脉管炎”病种,而不知还有“动脉硬化闭塞症”病种,更不知对后者应如何诊断施治,使之康复。为了避免或减少对后者的误诊误治笔者现将这两种诊断治疗的异同列表如下: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血栓性脉管炎异同鉴别表

鉴 别 项目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血管栓塞性脉管炎

发 病 季 节

四季均可发病

冬春寒冷季节

患 者 年 龄

50岁以上中老年人

20—40岁青壮年人

患 者 性 别

男女比例为9:1

男女比例为29:1

病    

高血脂、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

病因不明,有关可能因素:

1吸烟;2青壮年内分泌失调;

3免疫系统紊乱;4遗传;

5患肢受寒

 

相 伴 病 症

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有的伴有糖尿病

均不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病变血管类别、部位

大小动脉,无静脉病变

中小动脉和中小静脉均同时发生病变

病变血管血流变化

动脉供血减少、静脉回流功能正常

中小动脉和静脉均发生炎性栓塞或管腔痉挛性栓塞

 

 

 

患肢缺血、发凉麻木

患肢干痛、静息痛、

夜痛剧烈

患肢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

脚趾缺血发黑、

干性坏死溃疡

患肢湿性溃疡

浅表静脉炎

高 血 压

多有。但患肢血压低于对侧

高 血 脂

必有

高 血 糖

部分有

冠 心 病

多有

 

西

 

 

抗凝血、扩张血管药

镇痛药

抗感染药

少用或不用

类固醇激素药

禁用

降血脂药

必用

不用

饮食

低脂饮食

正常饮食

 

 

活血化瘀药

通络止痛

养阴益气药

可用

可用

清热解毒药

可用

可用

降脂通闭药

必用

不用

利湿

不用

选用

温阳通经药

少用

选用

   

    

     笔者多年来收治和治愈过许多被各地各级医院按“血栓性肪管炎”误诊误治,使病情加重出现脚部坏疽,脱疽溃疡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探索积累了一整套“中西医结合”、“内医外治结合”的有效治疗方法。特别是独创研制了特效外用药——“普济溃疡膏”外治,获得最优的满意疗效。

    为此,笔者大声提醒凡被医院诊断为“血栓性脉管炎”的患者,请认真查阅本文,并请速查血压、血脂、血糖、以纠正误诊误治。此外,笔者已安排得力助手接受应答患者的咨询。 

2009年8月28日

-----本博文章及图片,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盗用转载,违者必究!转载请与博主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