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城乾隆行宫——万寿宫

(2015-11-02 21:32:00)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东昌古城
  http://s13/mw690/001MGDVKzy6WGYphwT2dc&690  
万寿宫图
         明清时期,漕运兴盛,东昌府成为京杭大运河畔南下北上的重要城邑。
       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东巡时,曾数次经过东昌府,并登临光岳楼,俯瞰古城,吟诗题字。
       著名景点光岳楼曾是乾隆行宫,至今仍存。这一点,人们已熟知。
       但据文史研究人员最近考证:古城内的道署东街曾有万寿宫,应为乾隆的另一处行宫。

   
考证万寿宫街上曾有万寿宫
         朱成德老先生今年已90岁高龄,是清咸丰年间进士朱学笃的曾孙、东昌府区湖西中学退休教师。他在《东昌望族》一书中提及,在清代至民初,古城内曾有一条老街,名曰“万寿宫街”。
       参与编纂《东昌老街巷》一书的东昌府区政协文史委文史研究员高文广,前段时间在访问古城多位老人时了解到,万寿宫街就在现今的道署东街东段(北口到文明街北首之间)。
       据史料记载,万寿宫街上曾有万寿宫。万寿宫建筑宏伟,主要由照壁、宫门、圣谕门、大殿和四座东西朝房组成,此外还有守宫人役住房等。清嘉庆《东昌府志》中还附有一张万寿宫的平面草图。
       高文广考证认为,此万寿宫就是当年东昌府专门为供乾隆皇帝巡幸驻跸而建造的行宫。乾隆南巡期间,应该在此多次驻留。
       有文史研究人员认为,接下来还需要查找更多、更有力、更直接的史料,才能全面支持高文广的这一考证结论。

   
变迁万寿宫前身为阳平书院
         万寿宫前身为阳平书院,史料上对此记载得很清楚。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聊城县志》中记载显示,万寿宫街曾建有阳平书院,为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东昌府知府杨文乾所建。
       到了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时任东昌府知府吴承勋将阳平书院改建为万寿宫。
       至于万寿宫到底在历史上存在了多长时间,从高文广目前掌握的史料中还不能找到确切答案。
       但据古城老居民讲,民国年间,万寿宫原址一带曾有一座高耸的大门,悬挂着红底金字竖匾,上书“道院”,此组织属慈善机构。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后,这个地方又挂过“红十字会”的牌子。
      《聊城市教育志》主编孙元芳先生介绍,到了1941年,道院故址建起了学校,名为“东临道联立师范”,系日伪占据聊城时兴办的一所学校。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东临道联立师范改为“聊城简易师范”。1947年1月,聊城解放,聊城简易师范亦解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万寿宫原址曾设立过聊城地区公安处和聊城地区中级法院,再后来就改为了聊城地直机关家属院。
http://s11/mw690/001MGDVKzy6WGYzfwzoca&690
网友绘制的万寿宫复原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