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zj(深山土堡-高溪村土楼)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杂谈 |
我们走近魏姓大圆楼看看,如下图。
走近楼内看看。
上楼看看,如下图。


桥头自然小组仅有这座魏姓大圆楼,其它的房屋基本是小型的土楼,还保持着半个世纪以前的建筑的模式,在此不多叙了,我们继续前行往山路上走,去看看在山路边的另一个坝头自然小组,这个坝头小组比较特殊,在一个深山坳里,居然有三座大型土楼,从山路往坝头小组看,正处于密林深处,如下。
这座方形土楼的大门如下。
走近楼内,可以看到一些文字如下。
楼内的楼景如下。
我们上前看看这座大型圆楼,如下。
走进楼内看看。
有棱有角的大型土楼,我在山里也是很少见的比较精致的大型土楼,可惜已经人去楼空,从它的建筑规模可以看出这里曾经的繁华。
走出大坝自然小组,我不禁回头又望了那三座大型古建筑,在村路上望去,错落有致,圆楼只能看到一角,若隐若现,如下。
走出大坝自然小组,我们继续往山上去看大高溪自然小组,进入大高溪小组有一个路口,路叉口旁边有居家,可以询问,进入路口大约一公里就到了大高溪,大高溪也仅有一座大型圆楼,我在山下往上望,看得非常清楚,壮观,然而,我到了大高溪村的村路上,却找不到这座土楼,感到奇怪,问了路边的村民,他们指了指村路边一条偏僻小山路,说:“在那下面。”沿着小路下去,几乎无路可走时,才看见这座大圆楼,如此偏僻的地方有这样大型建筑,令人奇怪,如图小路往下就到。
从大高溪自然村的村路往前走,来到高溪村最后一个自然小组-清水塘自然小组,在清水塘的村路上远远望去,一座古朴的古村落展现在眼前,如下。
楼门如下。
前一篇:20190902ZJ(枫林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