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闲聊《叶问前传》和《叶问2》

(2010-07-13 10:50:16)
标签:

娱乐

夏日闲聊《叶问前传》和《叶问2》

  叶问前传》和《叶问2》没得比打戏就看甄子丹

  香港票房:《叶问2》4500万>>>>>>>>>>《叶问前传》400万

  台湾票房:《叶问2》1亿5千万>>>>>>>>《叶问前传》500万

  内地票房:《叶问2》2亿>>>>>>>>>>>>>>《叶问前传》500万

  没错,两个电影票房数据中间的符号就是“大于号”,这么多“大于号”连起来就是两者的差距——彪悍无须解释。

  《叶问前传》显然是跟风甄子丹版本的《叶问》,我们承认《叶问前传》也是一部认真拍摄的电影,但是电影票房和质量不是认不认真可以决定的。自己实力不足,通过贬低《叶问》来拔高自己,这更不是可取之法。

  说甄子丹是假打的人们,可曾知道他是怎么登上华语影坛顶峰的,是通过一场一场的打戏,一次一次的受伤,即使所有的人都假打,他也绝对不会!退一万步说,在拍电影时偶尔用到替身,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将这样正常的事情无限放大,贬低,是违背行业规则的,更是欺骗观众的,更是违背叶问的武术精神的。

  假的赢不了真的,很多电影看完《叶问2》之后,把甄子丹称为“叶问”,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叶问”卖的就是甄子丹,杜宇航想要超越已经成为经典的甄子丹的确很难,为了宣传噱头把叶准师公搬出来,让他亲自上阵保证影迷们看到的咏春拳是“原汁原味”,可惜观众不买《叶问前传》的帐,票房失利就是证明,以上事实更加证明了一个结论:打戏就看甄子丹。

  祝《叶问前传》票房同样大卖,但是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