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历史建筑 ---海天堂构 . 林氏府
作者:点妈
福建路是鼓浪屿上很重要的一条路,因为它的沿线有许多受政府保护的历史建筑。
不过,不要把它想象为一条很气派的大道,它只是一条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小路。其实,小岛上的大部分道路都是这样。
今天博文提及的两幢主要的建筑,都位于福建路。
海天堂构位于福建路 38号,始建于1921年,2002年4月被厦门市政府列为重点历史风貌建筑, 也是岛上十大著名建筑之一。
几年前修复后开放的“海天堂构”老别墅
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当时是岛上最时尚精致的老别墅文化旅游新景点,也被称为厦门的新天地。
海天堂构都有什么看点呢?
据说,它是鼓浪屿上唯一按照中轴线
对称布局的别墅建筑群,主人是菲律宾华侨黄秀烺,当时他购得租界洋人俱乐部,在俱乐部的原址兴建,以中楼最有个性,“是宫非宫胜似宫,亦殿非殿赛过殿;不中不洋不寻常,中西结合更耐看。”这在鼓浪屿也是独一无二的。
海天堂共有五幢老别墅,现对外开放三幢。
其中,34号被开发成极具品味的南洋风情咖啡馆,供游人在老华侨的别墅中,体验悠闲的咖啡时光。
42号开发为闽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和木偶的演艺中心,一楼为木偶演艺中心。
最富建筑特色的主楼38号则被开发为鼓浪屿建筑艺术馆,主要展示老别墅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名人往事,深具怀旧色彩。游人还可欣赏到难得一见的“御前清曲”南音艺术表演。
这座建筑还没有被开发
http://s12/mw690/001MGp3Ozy7dX0uKQv90b&690
因为它坐落在比较偏僻的小巷一侧,
平日里游客也不常过来
http://s7/mw690/001MGp3Ozy7dX0v64zc96&690
小岛不大,岛上的路自然也是曲曲弯弯,路标是必要的。
路标指示牌指示,往左边的下路走,就可以走到开发好的海天堂构
往有走,就是旅游团经常去的热门景点了
http://s9/mw690/001MGp3Ozy7dX0vvatO98&690
游客不多,但总能看到自拍的年轻人
http://s10/mw690/001MGp3Ozy7dX0vR3WVd9&690
这栋就是42号的海天堂,
被政府开发用来展览南音和提线木偶非遗的
http://s15/mw690/001MGp3Ozy7dX0wejO63e&690
http://s13/mw690/001MGp3Ozy7dX0wBd4E6c&690
这是街上另一侧的民宿,显然是解放后修建的。
为什么拍它呢?是因为从这里飘出钢琴的旋律,吸引了我的视线
http://s16/mw690/001MGp3Ozy7dX0wZ18j5f&690
宿舍楼的对面依然是过去的洋房
也是受保护的历史建筑,只不过依然是私宅
http://s6/mw690/001MGp3Ozy7dX0xlf2l75&690
就在门外拍了一张
然后,重新回到42号的海天堂构
http://s14/mw690/001MGp3Ozy7dX0xAvet2d&690
这里就是南音和木偶纪念馆,进去要买门票。
http://s5/mw690/001MGp3Ozy7dX0y2TJ214&690
每个小巷和角落,都有值得拍照回味的景致
http://s2/mw690/001MGp3Ozy7dX0ylhnja1&690
走过来几位厦门大妈,也算是一道风景 ^_^
长发过肩,裙琚飘飘,
纯白、海蓝、蓝白条纹,这些颜色和这个小岛小巷太搭了!
她们的背影图,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他们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厦门郎
(厦门话“人”字的发音就是 lang~二声 , 所以戏称为
”厦门郎“)
http://s5/mw690/001MGp3Ozy7dX0UEDv6a4&690
当时站在三叉路口,一条是要拐弯的福建路,
另外一条是鹿礁路,在左边,它低低的围墙内有一大幢青灰色二层洋房,
比周围的建筑都要新,很气派。
http://s3/mw690/001MGp3Ozy7dX0VgdpMc2&690
右手边则是原汁原味的老建筑---许家园,位于福建路29号。
借用一位鼓浪屿爱好者的观察分析:这栋建筑的门楼虽算是气派,柱头有向下的涡卷装饰,柱身的凹槽不知
是否为24条,但亦算是典型的古希腊爱奥尼柱式,为整栋楼增添了大气,且不失柔美。
http://s8/mw690/001MGp3Ozy7dX0VWZz977&690
许家园保存相对完好,
园子里很清静,无人居住的感觉
再说林氏府公馆。
林氏府是台湾板桥林氏家族在鼓浪屿的故居,俗称“府内”。它在老鼓浪屿人心中的地位,有如故宫之于北京。修建“菽庄花园”的林尔嘉先生曾是这里的主人。
林氏府内建筑群主要由“大楼”和“小楼”及稍后兴建的、连接此二楼的“八角楼”组成。“八角楼”共5层,砖木结构,据说由法国人设计,因外墙立面呈八边菱形而得名,正门高柱拱券,双旋台阶,门楣、窗楣均塑缠枝蔷薇、飞翔白鸽,颇具巴洛克风韵,古朴严谨。庭前曲径铺以素彩卵石,迂回曲折,有江南庭院的韵味。
http://s3/mw690/001MGp3Ozy7dX0Wkwym12&690
这里就是林氏府,建筑看起来很新,有没有?
http://s15/mw690/001MGp3Ozy7dX0X4absbe&690
建筑拐弯处冒出三个小黄帽志愿者,来一张!
http://s16/mw690/001MGp3Ozy7dX0Xsvwz6f&690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林氏府,位于鹿礁路11-19号
鼓浪屿上著名的菽庄花园的主人---林尔嘉的公馆府邸。
他是台湾板桥林氏家族在岛上的宅第。
原本的林氏府主楼,在2006年的一场台风中倒塌。另两座别墅成为危房。
鼓浪屿房管部门在寻访中发现,这个大宅院的关联交易人多达125人,且散布在世界各地,
房屋修缮工作迟迟无法达成一致。而危房必须尽管修葺。
在鼓浪屿管委会的牵线搭桥之下,历时4个月的辛苦沟通,终于促使了这座宅院的产权转移交易。
林氏府现在的业主想管委会申请,安装林公馆原本的建筑构造重修建造。
现在,作为高档酒店在运营,在网上可以订房---每晚的房费高达1500元左右。
http://s5/mw690/001MGp3Ozy7dX0Y9y0A64&690
鹿礁路往前走就沿着海滩了,走上一公里,可以到达郑成功大人所在的皓月园。
我不想走那么远,就折回福建路
http://s16/mw690/001MGp3Ozy7dX0Ynt4bbf&690
这里是许家园的斜对面,福建路28号
这栋院落的大门不再主路上,而是往南拐进去一些,所以很多人不会注意
http://s12/mw690/001MGp3Ozy7dX0YzWXh2b&690
走近,发现也一所老别墅,
也一直有人居住,可惜看着年久失修了
http://s12/mw690/001MGp3Ozy7dX0YRaGLdb&690
它的大门门廊门柱的设计非常气派,
我感觉是巴洛克的风格,别墅名也雕刻在上面---您看到了吗?
我拍这种就是专门要拍别墅名的,可惜那里光线太暗。
这栋建筑叫做“迎熏别墅” 。
鼓浪屿上的别墅,基本上都查得到其主人的名字、事迹和家族。唯独这个迎熏别墅,还真是没有查到。不过,在艺龙网看到蒋枫杰的一篇文章,也是探访迎熏别墅的,对这个名字做了一番分析。
他说,“
某天翻看《三千年诗经》,发现录了诗经的一段文字,传说是舜所作: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芬芳的南风呀,可以吹散我百姓的烦恼;及时的南风呀,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财富。诗中仁民爱物的祥和气象,被历代人们所推崇。
薰字,从此开始,有了不一般的含意,唐代长安兴庆宫中建有南薰殿,王维写有”陌上尧尊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还有人写过《南风之薰赋》。“南薰”成为太平盛世的象征。
”
他接着说,“鼓浪屿别墅多为民国时期所建,很有别墅都有据可考,但翻阅了鼓浪屿别墅考,独不见此,甚是失望。找到这条信息,真是大快我心,有一种释然感。因为没有资料,我不敢断言主人即是如此所想——身处南地,迎熏即迎一个太平盛世。但我愿意把主人设想成不只是一个平凡的商人,而是把自身与国之兴亡相接,加别墅以美好期许。”
分析得在理哈!
在迎熏别墅所在那段福建路斜对面,也有一座别墅,规模更大更新,被人租去作为文化书店经营,看起来很舒服。打算下次找个时间,带上点点同学一起来逛,然后再和博友们分享。
http://s9/mw690/001MGp3Ozy7dX0ZajEIe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