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2017-05-21 15:57:23)
标签:

福州

三坊七巷

郎官巷

寿山石会馆

分类: 人在旅途
榕城印象 。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最有名的文化旅游地,当属三坊七巷。
     以下介绍摘自三坊七巷官方网站。
      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坐落着这片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周五上午女儿的考试结束,我们下午五点的动车回去,刚好这个景点在我们回旅馆的路上,距离回旅馆退房还有几个小时,于是抓紧时间从学校出来直接来到三坊七巷,探寻这座名人辈出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前几天挺热的,温度都在30度以上且比较干燥,俨然夏天的感觉。今天天公作美,一大早就下起了小雨,雨中走访这篇建筑群,气温和体感很舒服、拍照起来也更有意境。
    三坊七巷主干道是一条宽阔的青石板大路,路两侧是各家店铺,这些店铺以售卖特产小吃、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主,百分之八十的游客都在主干道上行走、观光、买东西,显得热热闹闹;真正的三个坊和七条巷子则安静地向两侧伸展,游客不多。
     不过,真正好看又韵味的所在就藏在这几条安静的巷子里。特别是意外惊喜地邂逅“寿山石会馆”。 
     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由于寿山石“温润光泽,易于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于作雕刻的材料。元代寿山石名冠“印石三宝”之首,登上文化大雅之堂,加上明、清帝王将相的百般青睐,从而形成寿山石雕刻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到鼎盛的一脉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史,如今,寿山石也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小学时候看杂志,我就知道了寿山石,知道它产自福建,很美很值钱,是做玉雕和印章的好石料。可惜。一直都是看杂志上的摄影,没有机会近距离观赏。
     现在。居然眼前就有一个珍藏展馆,得来全不费工夫!  和我一起来欣赏吧~

http://s11/mw690/001MGp3Ozy7b2DHjxFwca&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我们是从杨桥中路那侧的大门进来的

http://s13/mw690/001MGp3Ozy7b2DHCZiY2c&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阴雨天,两排青砖楼、一条宽敞的石板路
配上红灯笼和行人的雨伞,给人以江南古镇的感觉

http://s7/mw690/001MGp3Ozy7b2DHZuyWd6&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这条是郎官巷, 看起来空空如也。


http://s14/mw690/001MGp3Ozy7b2DInCdnfd&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走进去,你就会发现它的奥妙之处

http://s11/mw690/001MGp3Ozy7b2DJ0MXg0a&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这条是三坊七巷的主干道,两旁的店铺以售卖地方点心、小吃、特产和文创产品为主


http://s16/mw690/001MGp3Ozy7b2DJgEpN4f&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走进郎官巷,看到这么个宅子,
忘记现在是做什么机构之用了

http://s5/mw690/001MGp3Ozy7b2DJx1kMf4&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只是看到门廊天井处守门人老两口含饴弄孙,
画面很温馨,忍不住拍照

http://s5/mw690/001MGp3Ozy7b2DJLw44f4&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看,这个小院和照壁好看吧?
黑白灰三色的浮雕造型,有明朝的韵味
再看看它右边墙上的标示吧,有何感想呢?


http://s15/mw690/001MGp3Ozy7b2DK61nU9e&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我的想法是:这里的卫生间都这么有文化,不服不行啊 !!!


http://s9/mw690/001MGp3Ozy7b2DKmFWU38&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这个宅子大门掩着,门口牌子表明是游客中心。
感觉这里的建筑保护做得很好,相关的公共设施和标牌都契合原建筑的风貌,
非常协调,加分!

http://s16/bmiddle/001MGp3Ozy7b2EcpWqP5f&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继续往郎官巷里走,这个宅子吸引了我的眼球
----寿山石文化研究会!
这么好的机会近距离欣赏,可不能错过。

http://s4/mw690/001MGp3Ozy7b2EcFHVh03&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这是摆放在大门入口照壁的几案上的一尊大型雕刻,
下半部分呈深褐色、质地紧密,雕刻造型很像雄鹰展翅;
上半部分则是典型的寿山石的混色--有米白、浅黄、橙色和赤褐色,
雕刻家因材选题和造型,呈现出一副崇山峻岭之间几位文人雅士在老松下聚首攀谈的场景。


http://s4/mw690/001MGp3Ozy7b2Ed63thc3&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展馆里游客不多--这样反而得以很好地领略老宅建筑之美和意境


http://s11/mw690/001MGp3Ozy7b2Edv4xkfa&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照壁后面两侧展示柜里的藏品,
上面以印章居多,下面一层是小动物的玉雕

http://s9/mw690/001MGp3Ozy7b2EfOBZKe8&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看,这幅双鸟残荷图,
残荷的雕琢刻画多么栩栩如生!

http://s7/mw690/001MGp3Ozy7b2EeqdBs56&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展品无论是莹白、深红还是橙黄色,都是那么的润泽


http://s15/mw690/001MGp3Ozy7b2Egi7NQ9e&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http://s15/mw690/001MGp3Ozy7b2EgCbAGde&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这座大型的石雕“花开富贵”,
艺术家匠心巧手,把一块聚集了五六种颜色的玉石雕出了
菊花、海棠、牡丹、佛手和葡萄等十多种花卉植物,真是巧夺天工!


http://s11/mw690/001MGp3Ozy7b2EeIspI2a&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http://s12/mw690/001MGp3Ozy7b2Ef8Ivpfb&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天井里两侧的荷花池,浮萍点点,水草碧绿,漂亮的金鱼们倏忽游于其间


http://s10/mw690/001MGp3Ozy7b2EiO1aV39&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展馆里不仅寿山石雕展品精良,
其灯光设计和植物搭配的审美也是一流的


http://s8/mw690/001MGp3Ozy7b2Eh1IOP07&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这块灰色的石头,开采时估计很多人不太看好。
可是,雕刻家把它雕琢成这样一个艺术品,猪妈妈和小猪们其乐融融、憨态可掬。
这幅作品叫做“子孙满堂”。



http://s6/mw690/001MGp3Ozy7b2Ehp2Rv45&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这是宅院里原来的书房,估计是保留了原来的明清式家具。
你看,那镂空的窗户和大门上的圆孔,很好地起到了采光的效果,
和两侧的隔扇窗一起,构成了很和谐的几何造型。
顶灯造型是现在的设计--很好地契合和凸显了寿山石的特点,赞!


http://s15/mw690/001MGp3Ozy7b2EhKW8m8e&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天井后面的建筑,是过去私宅主人居住的所在。
这里就没有寿山石的展品了,也就是游人止步的地方了。


http://s9/mw690/001MGp3Ozy7b2EiklIc88&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这个院落的木质建筑、天井院子的维持了原有特色和风貌,
一进入这里,就能感受到中式古朴的艺术之美,让你的心沉静下来


http://s14/mw690/001MGp3Ozy7b2Ejcri59d&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这是天井侧面回廊的一侧,一个半开放的小书房。
现在,用来放置馆藏的有关寿山石和石刻艺术的书籍。


http://s12/mw690/001MGp3Ozy7b2EfrhFx6b&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http://s6/mw690/001MGp3Ozy7b2EjDhOd65&690(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TITLE="榕城印象.三坊七巷 (郎官巷与寿山石会馆)" />
天井旁的池塘,深绿的水草、碧绿的浮萍,洁白的睡莲安静地绽放,
几尾金鱼穿游其间,偶尔打破那个沉静,构成动态之美。
随便拍,都是美美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