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的老人(原创获奖散文)
标签:
人文this晚境老伴儿style文化 |
分类: 我的作品 |
第一次看到这个恬静、美丽的画面,我便想起了也曾经震撼过我的那幅获《第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奖的连登良的作品《晚境》。一位苍苍白发的老人,拄着拐杖,佝偻着上身,坐在阔无一人的广场的廊台石柱旁,眯缝着双眼,凝视着前方。面前两只灰色的鸽子悠闲地踱着步子,一切似乎是安谧的。然而,当你细细体味时,安谧下却掩盖着重重的孤寂。孑然一身的老人,你是飘零他乡的异客?还是身居闹市而被人遗忘的长者?你是在凝神中追忆昔日的伙伴?还是冥想中怀念远离的亲人?《晚境》的感染力在于作者将自己无华的格调和深沉的思想溶入创作,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索。而眼前的一对牵手的老人则用行动传递着真情。这对老人就像是《晚境》画面中那两只悠然踱步的鸽子,用无声的语言弹奏出动人的爱的乐章。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两双手,在岁月中变得粗糙但却紧紧握住的两双手!我知道,那位健壮老人温暖的手,就是老伴儿坚实的拐杖啊!我真的感动极了,当时就有一首小诗从心底流出:一只粗大/一只纤细/搭在一起/支撑着爱的天平/清晨的散步/是一种需要/没有想着浪漫/坚实和蹒跚是无伴奏二重唱/走啊走/不记得苏芮。
后来,我曾把女儿和丈夫都叫到过窗前,女儿因此有了一篇获奖散文《感受幸福》,当医生的丈夫却不以为然:我是你永远的保健医生,我希望你健康。
岁岁年年,我们都将老去,健康不是永远的童话。当我们步入暮年,身体的零部件不知何时就会出差错的时候,相扶相依,相随相伴,也就是相亲相爱了。“少年夫妻老来伴儿”,当我们把恋人、爱人的称谓转换为老伴儿的时候,爱便又有了新的升华。
记得有一天,我从报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其中的一位患病去世,另一位转天也无疾而终。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出现了“神圣”二字,心也忽地一沉,一下子又想到了那对牵手的老人,那对老人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了,心中竟然对那对不知姓名的老人有了几丝牵挂,直到几天后那对老人又出现在我的视线中。
(照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