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烟草危害已成为世界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003年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经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批准,并于2005年2月27日全面执行。它是联合国历史上拥有签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截至2009年底已有16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公约》对各缔约国成员的具体要求是:一是普遍保护原则,即确保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内,或者准室外公共场所免于接受二手烟雾。二是室内无烟原则,室内完全消除烟草、烟雾,不能设定吸烟室、划分吸烟区,建立100%的无烟环境。三是必须立法,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
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批准了公约,该公约自2006年1月9日在我国生效,并将于2011年1月9日在我国全面实施,这意味着我国要在三年内实现公约提出的各项要求。
目前全球已有17个国家为全面无烟立法,12个国家在7至8类公共场所实施禁烟,46个国家在3至5类场所禁止吸烟,114个国家在2类场所禁止吸烟。在这方面,国外的强硬禁烟经验值得借鉴。比如,英国先后通过五部法令,对所有室内公共场合禁烟,个人违法罚款200英镑,商家违法最高罚款2500英镑。法国在公众场所禁烟的法令让每个在公共场所点燃香烟的“瘾君子”,也都将面临罚款。不仅吸烟者受罚,连物业管理者也将面临罚单。
该《公约》对于促进公共健康无疑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并为国际健康合作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但是,控烟仍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从世界范围看,烟草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全世界有13亿烟民。其中,中国拥有3.5亿烟民,成为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此庞大的烟民数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烟草产业链,使烟草控制形势十分严峻。
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中国烟民对香烟表现了出人意料的好感,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不管任何场合,随时随地可以叼起香烟,三五成群,吞云驾雾,享受着烟草带来的麻痹和快感,同时也摧残着自身的肉体和灵魂。社会道德似乎无法管制中国烟民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欲望,其对法制的践踏和对他人身心健康的淡漠,似乎已成为与现代文明进程背道而驰的一个结症。
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约为100万。另外,我国还有约5.4亿不吸烟的人群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其中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约1.8亿。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为控制吸烟、减少烟民做了大量工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国务院、卫生部等部委发布了若干关于控制吸烟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等相关法规,全国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虽然大大小小、这样那样的规定成百上千,宣传教育也花了不少血本,但是由于社会整体重视程度不够、控烟基础工作薄弱及法制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大多数法规形同虚设,公共场所禁烟遵守率很低,执行情况和效果均未达到预期目的。而且令人担心的是,网络调查显示一方面大多数人支持禁烟,另一方面中国烟民的数量还在增长!
现在离2011年1月9日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作为世界第一大烟草生产和消费国,中国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履行国际公约。按照公约要求,中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问题不能再拖而不决,同时烟草产生的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也急迫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法律来解决,禁烟立法刻不容缓。
今年5月至10月,上海世博会即将来临,届时上千万外国朋友要来到中国。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以“无烟世博”带动国家禁烟立法方面的工作,全面减轻烟草危害,为中国创造一个无烟的美好环境,塑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
禁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中国对世界履行的承诺。我们没有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