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旺山史话
(2018-03-31 10:20:04)
标签:
即墨盟旺山 |
分类: 書忆舊事 |
盟旺山史话
蓝信宁
盟旺山位于即墨经济开发区内,其主峰海拔119米,呈东南西北走势,由大小错落的九座山峰接连而成,盟旺山、豆腐山、黑老婆山、蝎子山、李家山、高家山、磨台山、北山和青山,素有“九山六沟三面岭”之说,与即墨县城南边的驯虎山,西边的马山、北边的灵山一起成为护卫即墨古城的屏障。盟旺山即为即墨城的东面屏障,县脉所出之地。同治版《即墨县志•山川》载:盟旺山,县东北六里,县脉自此出。清黄体中《盟旺山》诗云:“起伏冈峦势忽平,全开生面入山城。千家烟火屯云黑,一壑霜秋布月明。”盟旺山山脉高低错落,峰峦绵延,矗岩叠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盟旺山沟深林密,山体遍植黑松,植被保持完好,山草丰茂。“包干到户”以后,山上林木几被砍伐殆尽,近几年,人们重新意识到绿化之美,和谐之乐,于是政府加大绿化资金的投入,兴建了盟旺山公园,盟旺山上的绿化覆盖率正在逐渐加大,因其草木葱茏、山清水秀,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盟旺山西南麓有一片独立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白色石头,远看像一群山羊,在草地上吃草,或嬉戏,或趴伏,人们将这片石头称为“石羊卧坡”。豆腐山南面和盟旺山北面,有一个向西倾斜的峡谷,夏秋之际,这儿草木尤其茂盛,阵风吹过,松涛起伏,草木摇曳,十分壮观,人们将这一美丽的景观称为“朝阳看风”。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一轮月牙悬挂在盟旺山上,山影倾斜,月光缥缈,残月倒影水中,更显明媚皎洁,这就是旧时称为即墨名景之一的“盟旺晓月”,另有“豆腐落雪”等景观同样引人入胜。清黄肇颚编纂的《崂山艺文志》载:“盟旺山,山距邑东十里,为邑左辅,山之上先七世祖墓在焉。祖讳兼善,字惟达,号椿山,明廪生,不仕。其西为蓝氏先垅,元武义大将军讳珎者,其远祖也。再西为旺山亭。……”
即墨蓝氏是墨邑望族,是在即墨居住较早的家族。即墨蓝氏先世居昌阳(今莱阳)之舁山,南宋时由昌阳之舁山迁于即墨县东北之黄埠(田横镇泊子村、房家村、黄龙庄一带),南宋时又徙盟旺山西泉头村,元初迁于城厢间。黄埠所有祖坟迁于盟旺山,谓元代祖林。这也是蓝氏“盟旺山”一支的由来。盟旺山祖茔葬有明立元代将军蓝珎墓及蓝氏元代先世墓葬117坵,另有蓝氏盟旺山支一世祖蓝文善、二世祖蓝景初、三世祖蓝福盛、三世叔祖蓝福进,八世蓝思绍及十世蓝深墓葬等。其东建有蓝润的“敕封太史蓝公佳城”,葬有蓝再茂、蓝润等墓葬22坵,墓前立有墓表碑、诰授碑各一方,碑两旁排列石人、石马、石虎、石羊、望柱各两对;石坊两座,后坊匾书“诰授通议大夫江南提刑按察使历陞山西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进阶通奉大夫前内翰林宏文院侍读提督江南江宁等处学正御笔更名蓝公之坊。”前坊匾书“敕封太史蓝公佳城”。墓外南建有蓝再茂的“松露琳宫坊”一座,蓝润的“星岳钟灵坊”一座。惜此墓园毁于文革间,其牌坊墙石大多做了水井及桥梁的基石。墓园西有旺山亭一座,位于今蓝家沟村处,为清湖广布政使蓝润所建。蓝润(1610—1665),原名滋,字海重,号凫渚, 清顺治二年(1645)中举,顺治三年(1646)进士,选庶吉士,顺治四年(1647)授内翰林国史院检讨;顺治十年(1653)升弘文院侍读,眷注日隆,奉命视江南上江学政。是年四月十六日御笔改为蓝润。顺治十二年,升为福建右参政,督管军粮,督运有法,军食无缺;顺治十三年,海寇猝攻榕城,蓝润率家仆守水部门,击退海寇。后蓝润补广州左参政,平息芦田、横水各地暴乱,很快升任江右按察使。蓝润深受清顺治皇帝倚重,对其评价曰:“居官如蓝润,可法也。”清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帝驾崩,蓝润被授予通议大夫,而又累迁山西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但并未到任,却很快被借故免职。蓝润归家后,自号“农叟”,于盟旺山西建农舍居住,并建旺山亭,撰《旺山亭铭》并诗:“邑之艮方数里许,曰盟旺山。雄峙秀拔,星峰相连,余社所由名也。龙势蜿蜒,如仙人舞袖形。溯其发脉之原,自昌阳嵯峨山至狐狸山,顿起盟旺山之干龙;西结县治,枝龙结余祖林,屏山带水,源远流长。……”其诗《春日坐旺山亭》:“东郊林下草青青,先代起家鐘地灵。大海回环流厚泽,高峰罗列拱华屏。白云咫尺松楸慕,绿野葘畬黍稷醽。世事于今何必问,萧然诵读旺山亭”。可见,盟旺山早在元代,就被蓝氏的先贤勘明是一处宝地。福地续演历史,盟旺山重焕光彩。因盟旺山周边有着无限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1992年,即墨市政府以盟旺山为核心,设立即墨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此,盟旺山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中。
在盟旺山北耸立着几座不大的庙宇,庙中供奉着即墨人熟知的“胡三太爷”,这就是即墨有名的盟旺山庙会。2011年,即墨市申报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即墨经济开发区河南杨头村的盟旺山庙会荣登“非遗”榜单。盟旺山庙会,从清朝中后期开始,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起初,新年伊始,人们为了获得一个丰收安康的好年景,自发地到山上祈祷祭祀,以后逐渐形成规模。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庙会之日,山上人数多达几万人,盟旺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各路商贾云集,民间艺术荟萃,人们前来凭吊祭祀,祈求幸福平安。盟旺庙会是即墨民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已形成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迷信色彩日渐淡化,由祈福平安,演变为现在集旅游休闲、娱乐商贸为一体的交流平台,凸显出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015年5月1日,打造一新的盟旺山公园开园,盟旺山成了人们休闲娱乐、晨练健身的好场所。登上盟旺山,沥青路面连接着大小山峰,峰峦绵延,松涛阵阵,草木茂盛,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星罗密布的岩石上,长满着银灰色的青苔。行走在山林间,脚底下踩着厚厚的山草和松针,草地上点缀着一朵朵粉色与黄色的野花,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仿佛顽皮的孩童在那里嬉戏,远处传来喜鹊的喳喳声,麻雀的啾啾声,草虫的沙沙声。清风拂面,鸟雀清脆的啼鸣,宛若恋人的呢喃,久久不去;树影斑驳,让人仿佛置身在安逸的午后,独有一番趣味。
盟旺山不是名山大川,甚至在即墨也算不上有名,但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见证了即墨的历史变迁。如今登上盟旺山顶,远眺西面,即墨城区高楼林立,繁华依旧;放眼东望,依山而建的中式洋楼和西式别墅分外好看,整个东部新区尽收眼底,犹如初升的朝阳,正在散发出璀璨的光芒。盟旺山又一次见证了勤劳的即墨人民在创造中崛起,见证着一座新城的屹立。随着蓝色新区的建设和即墨“疏老城、建新城、连滨海、通青岛”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盟旺山的地理位置将更加彰显,必将呈现出让世人刮目相看的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