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2009-08-07 23:10:10)
标签:

亚健康

中医

黄成兴

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亚健康是处于疾病与健康间的状态,一经提出即持续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医疗保健产业开发的热点。

 

一、亚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

 

1. 亚健康状态分布广,影响大:

 

    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过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0%~70%,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特征是:精神欠佳,机体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待人处事较差,适应能力下降等。其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竞技人员等。

 

2.“支柱人群”、“精英阶层”中亚健康发生率高,国家社会的创新、决策能力下降:

 

    亚健康人群中高级管理人员、机关干部、脑力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占了很高比例,中青年人群占了很高比例,导致社会创造能力、正确决策能力下降。

 

3.亚健康已经成为必须重视的医疗问题:

 

    亚健康作为不适状态,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出现大量无病兆猝死、过劳死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转化为器质性疾病,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状态转入的。

 

4.亚健康不仅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影响医疗费用投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年因疾患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4000多亿元,相当于每年消耗我国GDP的14%还多。目前慢性病和亚健康已成为人民健康的威胁,也是导致医疗费用大幅上涨和“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因此,重视亚健康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医疗保健机构、个人的共同需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高的健康水平;重大疑难疾病治疗的困境需要医疗重心前移;减少医疗投入、减轻经济负担需要对亚健康进行积极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

 

二、世界亚健康研究现状:

 

    由于亚健康的高发生率及其在疾病预防中的重要意义,使亚健康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亚健康是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并提出了亚健康的评估标准,开展了全球范围内的亚健康调查,给出了健康促进建议。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亚健康作了全面的研究,美国NIH一年投入慢性疼痛的研究经费即高达十几亿美元。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已形成了相关诊断标准、干预方案。

 

    早期健康管理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10%;而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哈佛大学等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和糖尿病、70%的中风、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三、中医药治未病思想及方法对亚健康防治具备突出的优势和特色:

 

1. 中医药学具备“治未病”的理论优势: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学心主神明理论、形神合一理论、藏象五志理论、七情理论、气质类型理论等有着丰富的内涵,开创了具有原创优势的天人相应预防观、形神合一预防观、动态平衡预防观、三级分层预防观、防治互寓预防观、综合应用预防观、辨证施防预防观等预防学观点。

 

    中医“治未病”理论强调,1.未病养生,防病于先;2.欲病救萌,防微杜渐;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4.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为疾病的预防和亚健康的干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基础。

 

2. 中医学具备防治的措施优势:

    中医药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突出优势与特色的措施,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两大方面,中医疗法尤其是非药物疗法具有天然、无害、可长期应用等特点,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被誉为是21世纪健康长寿的锦囊。包括:

(1)中医方药调治:中医方药具备辨证论治的个性化治疗特点,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突出的疗效和优势。

(2)针灸、按摩:如“逆针灸”的观点,首见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针灸还可用于疾病的先兆期。

 

(3)心理护理与养生:中医药学强调调神,如《太平御览 方术部》“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

 

    中医预防学强调清静养神,《遵生八笺》中:“心静可以固元气,百病不生,百岁可活。”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中医药学重视心理治疗,《内经》:“善诊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此外如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等均为中医的首创;对于心理情感、生活交往异常者,则可以“告之以其所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师传》

 

    中医药学重视养生规律的探求,如自古就有“有养生之道,无长生之方”说法。重视形神统一、防病养生、劳逸结合,如《黄帝内经》中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传统体育保健;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体育运动对于预防改善亚健康预防疾病有着突出效果。

(5)食疗、药膳、气功、导引等。

四、中医药对亚健康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中医界对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及成因、病机、证候、防治等多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

 

    在肯定中医治疗亚健康的独特疗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超前来说,治未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仍然是滞后的,距离形成技术标准、产品等来说,尚有大量工作要做。目前国内有许多亚健康的研究机构、专门网站、保健器械与药品等等,然而投资机构规模小,缺少中医药技术力量、研究人员等,各自分散地开展医疗、科研,治疗方法单一、疗效的稳定性不高,难以发挥中医药本身的综合优势,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黄成兴特色专科023-636705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