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bmiddle/001MERxdgy6Kkkr4Ldl07&690Out!" TITLE="妈妈,你要Time Out!" />
昨天忙碌了一整天回家,眼皮已经基本上抬不起来。女儿欢天喜地扑到我怀里,然后再也不肯下地,把头埋在我肩膀,也让我不忍放下。扛着女儿去接宽宽放学后,想起晚上公园有场精彩的音乐会,于是赶紧给俩娃洗澡吃饭,直奔公园而去。在公园里与孩子们跳啊叫啊玩得非常尽兴,晚上九点半回到家,匆匆忙忙为孩子洗漱,讲完了答应要讲的故事,好不容易安顿他们睡下自己也洗漱好,才想起还有很多未完的工作,还有第二天的工作需要安排。于是又伏案电脑前直至将近1点才上床睡觉。睡得正香的时候,儿子尿床了,或者女儿惊醒,于是反反复复地起床几次处理。
早上7点俩娃同时醒来,我的大脑感觉即将爆炸,但因为宽宽爸出差在外,我仍然得坚持着起来为他们梳洗,然后做早餐。与宽宽一起打的草莓雪梨汁他一口都不喝,麦片不吃,啃了两口玉米棒就说饱了,我的心情立刻跌落谷底,开始吆喝他必须把碗里的东西吃完,然后用威胁的手段强迫他把一根corn
dog吃掉。吃完早餐想起今天要上游泳课,游泳课后我还有大量的工作等着处理。于是我让宽宽赶紧换泳衣,宽宽嚷嚷着不肯去游泳,眼看时间要到了,我气急败坏,责备、威胁全用上了,还宣称如果我数到10他还没换好衣服的话,他今年的生日派对就会被取消,也不会有生日礼物……然后,宽宽开始尖叫,女儿也大哭要缠我抱着,场面混乱地让我疯掉。宽宽用极度坚韧的倔强跟我这个疯狂的母亲直接对抗着,我带他开车到游泳课的地点,他死活不肯换泳衣下水。明明是他最爱的游泳课,他却视之如大敌死活抵制;我交钱报名游泳班希望他今年能学会游泳,他却如此抗拒退缩……所有负面的想法一起涌入我的脑海,我沮丧至极点。最后,我压抑着卡在喉咙随时喷发的怒火跟他重回车上,他扣好安全带要求我送他去学校,我坐在驾驶座上一语不发。沉默几分钟后,他忽然对我说:“妈妈,你要Time
Out!”
闻此我忽然一愣,脑海里闪过之前与他对抗的所有画面,忽然变得十分平静。是的,我为什么要在乎我交的这丁点学费而不顾孩子的感受?我为什么非得逼着儿子今年学会游泳?我为什么不能把游泳课当做玩乐看待让孩子好好享受?我为什么因为工作的紧张而不顾孩子的需求?……
问题出在我的身上!
把宽宽送到学校门口时,我拥抱他向他道歉,说我不应该对他发脾气,并告诉他妈妈今天有点累,但妈妈很爱他。宽宽忽然很开心,在我要走的时候,他还要求我蹲下来,说:“妈妈,我要亲一下你!”然后在我脸上啵了一下就跑进课室。
回到车上,我把自己关在车内15分钟,任由眼泪疯狂地飚出来。儿子说得对,我的确需要Time
Out!我自认为拥有满腹家庭教育理论,共情,请求代替命令,尊重孩子的选择,自我情绪控制等等等等技巧和理论已然烂熟,但在疲惫当前,只是为了再琐碎不过的这些生活琐事,我成为一个任由情绪支配的动物,用很拙劣的方式,企图去控制儿子。回想起早上一个小时的各种对抗,我对自己的言行后悔懊恼不已。这种控制和对抗的局面不但不会教给孩子正确的处事方式,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失去积极乐观做事做人的动力。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与父母对抗的局面,那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厌世的人,脾气暴躁没法认清自己的情绪,遇事只会躲避和抗拒,从而造成歪曲人格。
的确,在我们熊熊怒火准备爆发燃烧的时候,不是我们最好的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因为这种一触即发的负面情绪,会成为破坏亲子关系的导火线。没有好的亲子关系,无论我们再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赢得孩子的合作。为此,当我们怒火冲天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自我“Time
Out”,离开孩子找一个空间独处一会,重新整理情绪,发泄掉不良情绪,重新思考该如何处理当前问题。
“Time
Out”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成人,都不应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而是一种自我情绪约束的手段。比如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柔和地对孩子说:“我觉得你有点失控,应该到房间去Time
Out一下。”尽管孩子可能会视之为惩罚,但我们不能如此认为。慢慢地孩子会认识自己的情绪,也会知道当我们有不良情绪的时候,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Time
Out”一下。
很高兴宽宽已经认识到这点,他会意识到我的情绪失控即将火山爆发,于是他毅然告诉我:“妈妈,你要Time
Out!” 为人父母者除了需要足够强大去保护和抚养孩子,更需要足够强大去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心灵支撑,我们除了需要爱孩子,还需要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用正面之力量去感染和鼓励孩子,然后,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很多时候我们很轻易地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往往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这世事的轻重缓急。我们常常会把能带来直接利益或者直接成就感的事情视为重要的,如可以带来收入的工作,可以轻易带来成就感的事业。孩子既不能带来经济收入,也不能在短期内获得大的成就感,于是很多人或多或少地把教养和陪伴孩子放在较后的位置,常常会要求孩子跟随我们的步伐,却很少去思考和尊重孩子的成长轨迹。严重者父母直接把孩子送到祖辈家寄养,从此不闻不问;轻者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先把工作摆在第一位,孩子的事常常让位于工作。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美国有很多高学历的妈妈都甘心在家当家庭主妇,也终于明白美国为什么那么多家庭开始实施“Home
School(在家教育)”,因为他们都把孩子的教育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他们希望以自己最好的修炼来陪伴孩子长大成才。这一点,总是看顾眼前利益的我们难以做到。
感谢儿子提醒我“Time
Out”的这15分钟,让我重新思考了作为母亲应该尽的责任。我毅然决定放弃一些东西,重新回归家庭教育战线,自我修炼正面教育,让自己重新进行身心灵的成长,用更大的耐心去陪伴一对儿女的健康成长!
这,将是我今生最大的成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