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睡眠训练与亲子关系西尔斯亲密育儿法摇着睡与哭着睡宝宝的亲密感与安全感 |
分类: 育儿 |
http://s4/mw690/6176317fgd461bf63ca83&690
近日接到一位博友的私信,她对我在《美国人如何惩罚孩子》一文中所提到的美国人对宝宝的睡眠训练说法有所异议,认为违背了西尔斯亲密育儿法则,难以建立妈妈跟宝宝的亲密感和安全感。在此我贴出她的问题及我的回复,跟妈妈们一起交流一下:
博友问:你好,我看了你写的文章感觉很有道理,但是有一个不解,根据西尔斯亲密育儿说法,孩子晚上睡觉哭不应该放着不管的,您的文章里说很多美国妈妈任由不管,那怎么建立起孩子的亲密感跟安全感?希望得到您的回帖!
我答:
美国人的观念是只要确保宝宝不是因为饿了,尿布湿了或者其它不舒服等原因,便可放着让宝宝哭,这样也可锻炼宝宝的肺活量,毕竟哭是宝宝唯一的运动。
而宝宝往往是不会长久哭的,你得从宝宝的哭声中辨别他不同的需要。比如你已经喂饱宝宝了,也换好了尿布,然后把他放到床上去睡觉。宝宝已经从吃奶与干爽尿布中得到满足,也得到了与妈妈的亲密安抚,会很容易睡着。而此时如果宝宝不想睡,你可以留心观察他的情绪,如果他看着你笑,你可以抱起陪他玩,而如果他还哭,则说明他仍然迷恋你的怀抱,你可以让他哭上一会然后睡着。这样一来,以后宝宝就会养成爱笑不爱哭的习惯,因为他知道笑便有人抱能得到安抚,哭则没人理会。
其实建立与宝宝的亲密感与安全感不一定要靠抱着或者摇着,那样等妈妈会很受累。日常中喂奶换尿布逗孩子玩抚摸孩子唱歌等等都是跟宝宝建立亲密感和安全感的行为,宝宝会从这些跟妈妈的接触中体会到爱与安全。但睡眠训练是宝宝成长中必须的一课,让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独立睡觉。
一哭就抱最容易导致的误区,就是孩子会越抱越哭,因为他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庭半夜三更宝宝一直哭一直哭,家里父母及祖辈轮流抱着摇啊摇仍然哭,直到被摇到睡着为止。家人没得睡还受累不说,孩子也没睡好。且因为孩子是被摇晃着睡着的,其实对大脑发育也不利,还会养成了习惯,没人摇的话就不肯睡了。这样对宝宝和父母都不好。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育儿是一条艰辛的路,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法则。不同的孩子性格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养育方式教养。但不断地吸收别人的经验,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以后我们多交流哈!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因为当初家里只有一个房间的原因,宽宽虽一直跟我们同房睡,但他却一直睡在自己的小床上。虽然有一段时间他爬到我们床上来,但很快就被我们重新训练放到小床。然后在一岁半的时候把有护栏的小床(Crib)换成了可自由上落的幼儿床(Toddler
Bed)。而上个月搬到加州后,我们让他哭了两晚,完成了让他睡自己房间的睡眠训练,如今他几乎已经能中途不醒在自己房间睡至天亮,省却我们很多麻烦。但从小到大一直对他实施的睡眠训练,却没有为此而减轻他与我们的亲密感,反而能让他一步一步逐渐走向独立。只是平时我们多注重建立与他的亲子关系,如常常陪他玩他喜爱而有益的游戏,带他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睡前为他讲故事陪他看书等等,这些都会让他觉得与父母有绝对的亲密感和安全感。
但因为当初宽宽早产,早期我们对他的睡眠训练也常因为于心不忍而断断续续,导致他在早期的睡眠质量并不太好。相信在有了经验的基础上,女儿爱丽丝会拥有更高质量更健康的睡眠,也会变得更独立自主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前一篇:在美国带孩子得多当心?
后一篇:宽爸代笔:宽宽妈顺利产下一小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