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妮娜,笔名近然。现为南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中国画副教授,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对于水墨,近然抱有极大地崇敬和热爱。她总是沉醉于此。作为女性艺术家中少见的“行者”,她经常身背行囊,手提画具,走遍山川田园;她以大自然为师,以风景为伴,尽情地挥洒画笔,以极大地热情践行着理想,以非凡的创造力不断拓展着对于水墨艺术的理解,多年的中国画教学和不同国家的游历也使她从多个方面来比较与思索中西方绘画与文化之异同,在这种比较学习中,她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山水画之真谛,凭借着女性天性中的敏感、韧性与直觉投身艺术理论和实践中,她的眼界和技法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独特的画风,画面不卑不亢,清澄而大气、宁淡而高雅,她的山水画唤起的是一种对水墨艺术的敬畏与尊重。
傅抱石说画须先有人格才有画格。近然的画作宛如其人,似一杯清茶,清新自然、质朴恬淡,宜人坐下慢慢品味。同时,他的画作又于恬淡质朴中,不乏苍劲和老辣。正如与她深入交谈时,会感到其骨子里又有北方人的直爽和不凡的气质。在我看来,近然的画所追求的正是山水画里的最高典范,追循的是一种千锤百炼的人文格调:用笔造型均随笔意而淡淡经营,看似随意,实则有一种宁静缜密和厚重旷达的交融。她的作品中的气韵不仅是给人最初的感受的随意松灵,更有一种骨子里的意想超拔。她明白这种表达得来之不易,但她一直坚守山水画正道,不能忍受一切急功近利,相信真正的艺术是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自然而然的展现的。对画品与画格的追求,始终是她最主要的人生信条。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的画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描摹,至少在当今艺术界评论混乱的时期,体现出了一种赫然独立的人格魅力。
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此次展览展出的《入园》系列中的许多作品,就是近然多次游姑苏、金陵等地之园林的酝酿与提炼。正如她所说的:“用笔墨代替文字记录写意的自由,收放,随性情的自然的流露,皆可在此肆意尽现。笔墨或松散,或浓郁,或强烈,或悠然,或急促,或舒缓,种种与心跳合拍的节奏尽然纸上。”近然的这些写生作品不仅突出了山水画中“南线”潇洒、灵动的特点,并以一种特殊的女性视角让观者进入了精微且广袤的情思遐想之中。近然用淡雅的水墨如一股清泉,在复杂多元的现代水墨的语境中带给人心灵上地慰藉和思考。我想这也是近然的绘画在当下水墨创作中的特别之处和价值所在。
这次《入园》展览是她赴美访学以来第一次在纽约举办个展,许多画作都是近年来创作的精品。我们都在拭目以待未来近然的画作将取得新的成就。衷心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