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最美湿袜女工”孙美兰双脚雪水浸泡十多小时感动央视
据王树文介绍,大年初一下午,他与妻子小孩在淮安广场附近商场游玩,就在他出来购买三杯热橙汁后返回商场时,他看到一名女环卫工身体靠在墙上,低着头在换她脚上的湿袜子,整个动作尽管有点吃力,却很熟练。在被感动之余,他放下热饮拿出相机拍了两张图片后,走到她面前,递给她一杯热饮说了声“辛苦了”便准备离开,但该环卫工拉着他不愿接受他送给她的那杯热饮。后来在他的劝说下,她才勉强接受饮料。回到家后,该环卫工低头、换袜的模样一直在其脑海出现,于是他便将图片发到网上。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加以文字说明时,他笑着告诉记者“一图胜千言”。



最近这个“最美湿袜女工”网络红人便是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广场清扫垃圾的女工孙美兰,她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后来还从新闻中看到该台的《共同关注》栏目对她又作了长达3分钟的报道。
新闻回顾:
“你是我们淮安的骄傲,我想你是平凡的人,在做平凡的事情,但你有不平凡的经历。”昨天上午8时30分,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在节后刚上班,就带着慰问品来到连日来感动国人的换袜环卫工孙美兰清扫垃圾的地方看望她,拉着她的手说道:“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爱岗敬业的精神。”面对书记的赞美之词,朴实的孙美兰告诉书记:“我们对这份工作有了感情,所以对工作要无私奉献。”记者昨天下午从淮安市清河区获悉,孙美兰所在的清扫队被政府命名为“孙美兰班”。
前天,扬子晚报一篇孙美兰因扫雪一天浸湿三双袜子的新闻将网民们感动得一塌糊涂,笔者在看完报道后也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一个42岁的女人,每天打扫卫生近二十个小时,且不说劳动强度有多大,只讲在凛冽的寒风中因雪水浸泡要换三双袜子,此情此景不会不让每一个有良知者为之动容。
后来,“央视的播音员张宏民”也是带着浓重的感情来播报这条新闻的。他在告诉观众孙大姐出门时要带三双袜子,可一天下来全都湿透时的声音少了平日里的欢快,却多了一丝丝让人窒息的沉重。
张宏民如何播报孙美兰湿袜的故事,央视还是将此消息编辑成了正面的新闻,在新闻稿中对孙美兰给予了高度赞扬,他们借用网友的话说,孙美兰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和“虎年第一天最可爱的人”。
于是,孙美兰当属江苏淮安乃至全中国最美的女工之一,她的吃苦耐劳不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而且也是对什么是爱岗敬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然而,当看到图片里孙美兰在大街上脱下湿透的袜子,露出脚上冻裂的伤口时,许多人从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基层劳动者的可爱和可敬,而且更让人品味出孙美兰生活中的苦痛与辛酸。
八小时工作制是工人们合理合法的权利,可在孙美兰的身上却被无情地剥夺了。为了生存,为了不丢掉来之不易的饭碗,孙美兰和她的同事们只得心甘情愿的加班加点,即便是再苦再累,她们也只有默默的忍受。
雪水浸泡双脚,冻伤了也不喊疼,除了能够证明中国劳动妇女的坚韧与顽强之外,给人看的更多是基层环卫工人缺少制度的关心与人性的关爱。孙美兰所在的环卫所乃至更高的领导不知是否会想到,环卫女工孙美兰的双脚在雪水中浸泡十多个小时会是什么滋味。
不清楚一瓶茅台酒可以买多少双防水的雨鞋,看到这样的新闻,那些在酒桌旁公款消费的公仆们不知道是否会面色羞愧。就是办公经费再紧张,难道就不能节省下来一些为孙美兰这样的环卫工人改善一点劳动保护的条件?
孙美兰所承载的一切就因为她是一个环卫工人,因为她们收入微薄,劳保福利待遇更低。可是,前不久,武广高铁和郑西高铁开通时,新闻报道中铁老大们的乘务员的行头已经赶超了空姐,环卫女工孙美兰与高铁乘务员的天渊之别难道只是她们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吗?可是,即便如此,如果是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也不应该让高铁乘务员打扮得犹如贵族家的小姐,而让孙美兰穷得穿不上一双足以防寒防水的胶靴。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孙美兰扫雪湿透三双袜子的故事除了对她个人的表扬之外,新闻的画外音无疑是在指责和批评。
央视在新闻联播中说,孙大姐的事迹在网上公布后,在赢得公众好评的同时,如今,在淮安更是发起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为“孙大姐们”工作“减负”的新风尚。
由些看来,孙美兰一天湿透三双袜子的故事仅仅是感动了路人,自愿为她“减负”从而让她少换一次袜子,可是,让孙美兰在打扫卫生时湿透鞋子的人呢,面对清洁工孙美兰冻伤的双脚他们难道真的还会无动于衷?
不能不说,孙美兰的所作所为无疑彰显出其人格的伟岸和高尚,但同时映衬出更是一些人的人格丑陋。如果有人将央视对孙美兰的报道仅仅理解为表扬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生活的困苦决不应成为高尚者的颁奖词,更不能成为丑陋者的遮羞布。
评论:请把对环卫工人的感动化为行动
在众多网友的眼中,冠以“最值得尊敬的人”、“最可爱的人”的评价语出现频率最高,人们纷纷向这位默默奉献的环卫工表达敬意。她所在单位领导不无感慨地说:“在我看来,环卫工人的文化水平确实有点低,但能够将‘苦、脏、累’的活给担起来,就是有素质的人!”
不过,笔者要问,为什么不发一双雨靴给环卫工人?
不仅如此,所有的人们都应将对环卫工换袜子的感动化为行动。当雨雪恶劣天气袭来,人们遭遇出行等种种困难、怨天尤人之时,当一些人只顾扫了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之时,当北京48岁的环卫工人王长荣大雪中连续奋战4天,昏倒在马路上,当春节期间鞭炮越放越多,污染四起,纸屑等生活垃圾成堆,等着环卫工人打扫之时,当人们在媒体网络上为社会善举义举心动感动,而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冷漠公益之事时,口惠而实不至已成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显得那么苍白与荒凉!如果大家都能从我做起,动起手来,应对各种危机,参与公共事业,环卫工人就会少受一些累,少湿一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