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一块胎毒毯子棉布 |
分类: 十月怀胎 |
同事好友陆续都要生了,这些准妈妈们都在问我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回想自己快生小孩那会儿好象除了吃、睡,啥都不懂也不管,也没怎么问别人,也没怎么看书研究,完全是脑子里一片空白地就进了医院。
生了以后,我就告诉自己:一定一定要嘱咐身边还未做妈妈的好友亲戚们,做足事前准备!!!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似乎又觉得:头一次做妈妈就该是手忙脚乱、心慌焦虑的!这样印象才深刻,体会才丰富,才叫真正的刻骨铭心啊!
然后现在我又发现:就算是我再怎么千叮咛万嘱咐的,这些准妈妈们到时还是会遇上这样那样的手足无措的事情!然后担心、忧郁、牵挂。。。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甜蜜的负担!!!
所以,这里先碎碎念地罗列一些暂时想到的,其它未列出的等碰上了再一起探讨哈!
一、宝宝物品准备:
提前预产期半个月左右,最好就把入院时所需的物品用行李箱装好,以备不时之需。我是10月份生的,当时提前准备的物品如下:
专用小杯一个
肚脐布2块
解释及提示:
1、我没准备奶粉,因为看到书上说准备母乳喂养的最好不要先给宝宝吃牛奶,以免其先入为主而拒绝吮吸妈妈的奶头。
2、香皂是给宝宝洗三朝(我们这里的方言,指的是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早上第一次给宝宝洗澡)准备的,准妈妈们最好选择香皂而不要用沐浴露,因为用沐浴露洗完会好滑,不好给宝宝擦身子。
3、小毛线绳是我和妈妈用毛线象编辫子一样手编的。它的功能主要在于绑住穿好衣服的宝宝的胳膊。因为刚出生的宝宝胳膊很细很小,而且她在肚子里的时候全身都是缩着的,很容易就把胳膊缩到衣服袖子里,而大人根本不知道,抱的时候就比较危险,用根小绳子稍微带着绑松一点,就不会了。
4、黄连是用来打胎毒的。提前到药店买个一块钱就够了,等宝出生后煎水给宝先喝上两、三口对宝宝排胎毒很有帮助,也有“先苦后甜”的寓意。
5、所有的东西用行李箱装好后,最好再单独拿个小袋子装上一套宝宝的行头和尿布以及一块与众不同的毯子。临时进产房就可以直接拎着走而不用慌乱地准备,毯子是用来裹宝宝以防抱错的,一般都不会哈。
二、妈妈物品准备:
还是以我10月出生的为标准:
棉布长衣长裤3套
水杯一个
解释及说明:
1、帽子还是带着有备无患,尤其是出院时以防受风摊凉。
2、MP3是一定要带的,最好是能外放的,月子里可是电视、电脑、书都不能碰的,就指着它了。还可以放点优美的轻音乐给宝听。
3、吸奶器我也备了,但没发挥很大的作用。我总是用的不太得要领,最后还是宝爸发挥了大作用。
4、吸管对于剖腹产的妈妈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产后还不能下床的情况下,喝汤就全靠它了。
5、棉布毯子是垫在身下的,医院用的那种膜布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特别是剖服后长时间不能挪动身子,所以自己备个棉布的,弄脏后又可洗洗,很干净、很舒服。
6、卫生纸要尽可能地多准备,而且最好提前消毒。
三、支撑团队准备:
这个真的很重要哦!!!
生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孩子出生后,尤其是在医院里的时间,宝宝的吃喝拉撒+妈妈的吃喝拉撒+亲朋好友到访的接待+支撑团队的吃饭问题+医院的手续+与医生的沟通。。。。一系列的问题,工作量超大,任务超繁杂,最主要是还要整晚整晚地连续守夜。
所以这也是考验整个大家庭团队精神的重要时刻!
建议一家人最好提前沟通,把预想到的事情罗列出来,然后大致分个工,最主要的是大家的思想一定要统一起来:一切都是为了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而努力!!!
这样就算有点烦、乱、辛苦,大家都会相处的融洽,互相体谅、互相包容,不会有摩擦。
我们家当时的分工大致是这样的:
妈妈——总指挥
负责我和宝宝的吃喝拉撒。(这其实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
爸爸——总接待
负责亲朋好友到访的接待工作以及与医院的联系、手续办理等
宝爸——跑腿的
负责整个团队的食物运输(即从小姨的餐饮店里给大家送一日三餐)、购买临时性的东西、不停地接人、送人、跑腿。不跑的时候就给女儿洗尿片,哈哈。。。
七大姑八大姨——换班
基本上是排三班倒:白天都是亲戚和爸爸或宝爸倒班。
晚上分上下半夜,上半夜(1点前)是爸爸和宝爸(这期间我是最不踏实的,基本上他俩都不太靠谱。)
下半夜是老妈(老妈来了我就踏实多了,除了喂奶,其它时间都在呼呼~~~~)
以上是宝妈个人经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