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书摘抄七十一——《心的菩提》
(2011-07-11 16:21: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摘抄 |
《心的菩提》
&冬天的散步,于我原有运动身心的功能,本来在身心上都应该做到无念和无求才好。
&幸而我也不是太忙碌或太贫苦,还能在午后散步,兴趣盎然地看着世界。从清净的心中呈现出清净的世界,人的境况或有不同,若能保有清净的观照,不论贫富,事实上都不能转动他。
&一个人和爱人分离的心情,若能有如放下名贵茶具的手那么细心,把诀别的痛苦转化为祝福的愿望,心中没有丝毫憎恨,留存的只有珍惜和关怀,才是懂得爱情的人。
&不论顺逆,都能用很好的情味去面对……我们要评断一个人格调与韵致的高低,要看他失败时候的“残心”……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人生的每个行为、每个动作都是人格的展现。没有经过残心的升华,一个人就无法有温柔的心。
&欢喜的心最重要,有欢喜心,则春天能够享受花红草绿,冬天能够欣赏冰雪风霜,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
&记忆中的版图最真实,虽然记忆中的情景已然彻底消失了。
&抬起头来,暂时隐藏你的记忆,你会看见大汉溪还是挺美的,夕阳、彩霞、水草、卵石、鸭群,还有偶尔飞来的白鹭鸶,无一不美。
&使人走向幸福之路的方法有二:一是改变外在的环境……一是改变内部的自己。
&风穿过竹林本身就是一种繁复而丰满的音乐。
&这些声音的再版,还能随我们的心情调大调小,在我们的心情愉悦时听起来就像大自然为我们欢唱……其实,它们广大而恒久不变,以雄浑的背景反映着我们,让我们能在一种极大的风格中沉思,反观自己的内心。
&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共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永远不会远去。
&我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使我们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苦的人,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更巨大的苦难,也因为我们不知道世界上的别人,有许多正拖着千斤重的脚,在走过火热水深、断崖鸿沟。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犹如一片叶子抽出、一朵花开放、一棵树生长,是一种自然的时序,春日的繁华、夏季的喧闹、秋野的庄严、冬天的肃杀,都轮流让我们经验着,以便生发我们的智慧。
&惟有珍惜现在,才是热爱生命的人的最好的实践,只有现在被珍惜了,过去的回忆才会得到证明,未来的梦想才能实现。
&有珍珠贝特质的人,在人生里受伤,往往能看见现世的虚幻,窥见生命深处的本质,这时,美丽的珍珠便会成形。
&一个好的开悟的境界,或者崇高的人格与事功,都不是无情的,它是一种经过净化的有情的心。
&禅学或者佛教是一种美,在人生中提升美的体验,使一个人智慧有美、慈悲有美、生活有美,语默动静无一不美,那才是走向佛道之路。
&百货公司打折,是一种季节的预告,也是一种欲望的牵引。……由于外在环境的打折,我们对于美的要求也随之打折,心灵也跟着打折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全身心投入此刻的溶入,真实的发芽就变成不可能。
&在更高的地方,有一对眼睛,看着我们。如果有一个更广大开阔的心,看到这种争斗都能看清其中是多么愚蠢无知。
&在最平凡最卑贱的番薯叶子里竟然看见了孔雀一般的七彩之美,番薯叶子对他便成为一种美丽与快乐的启示了。
&一个人对苦乐的看法并不是一定,也不是永久的,就如同我现在回想童年生活,感觉到它有许多苦的部分,其实苦中有乐,而许多当年深以为苦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却充满了快乐。
&因为能少欲无为,所以能身心自在。
&一切属他,则名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乐。
&惟有信奉佛法,寂静无染,无欲无求,然后证道,才是人生第一乐事。
&多认识自我的心灵,少一点名利的追逐,多一些境界的提升,少一点物欲的沉沦,那么过一个比较知足快乐的生活并不太难。
&不只是人,不只是山水,甚至整个世界,它的中心就是人心。
&世界的中心其实不是地理上、历史上的,世界的中心就是一个人的心之实相。……如果从小处着眼,每一个凡夫的心也就都是世界的中心,即使不能改变大世界,对自己所居住的小世界仍有决定性的影响。
&佛法维系着每一个人的人心,就像一根细长的灯芯子,人心似一个添满了慧油的灯盏,燃起了人心灯中的灯芯子,放出无尽的光明,照耀着整个世界。
&面对再好的莲花、再美的水色,如果不能静虑,有澄澈的心去感受与对应,一切都是枉然。
&这是多么超拔美丽的境界,人心之小可以小到微尘一般,人心之大则大到遍满莲花藏的世界。
&要追求心灵的平和与真正的宁静,知识是无能为力的,无论用任何知识,都不能凭着知识得到安身立命,因此以安身立命为目标的人,知识实在是没有价值,有时反而带来烦恼。但是我们不应反对知识,而是要把知识收集整理,利用生活经验来驾驭它,到能无碍的时候,心地自然平直。
&少一点贪恋,就少一点物欲的束缚,多一点淡泊的自由。少一点嗔心,就少一点怨恨的纠葛,多一点平静的自由。少一点愚痴,就少一点情爱与知解的牵扯,多一点清明的自由。
&水,可以用任何状态存在于世界,不管它被装在任何容器,都会与容器处于和谐统一,但它不会因容器是方的就变成方的,它无须争辩,却永远不损伤自己的本质,永远都可以回归到无碍的状态。
&我买红薯,是在买一些已经失去的回忆。
&布施的人要有放下的态度,要有随缘的心。……常行布施的人,常处于清净之中;常行布施的人,心常常觉醒而温柔;常行布施的人,是世界上最有福报的人。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鸷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十点十分无疑是一个人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到了十点十分左右,头脑也清醒了,工作也安顺了,正处在精神与效率的巅峰,不论做任何工作,这个时间大概都是最能得心应手的。……正如钟表广告所指出的,十点十分是人一天中最好的时刻,是最好的定点。……如果我们常把一天或一生的标准定在十点十分的巅峰,常保那样的上扬、奋发、清明、觉醒、善良、清净、充满了活力与干劲,则成功又有什么困难呢?
&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沉默吧,在人群中,静观谛听,有独处的时候,保持灵敏
&在心灵中保有一座想象的城堡,每天有一段时间沉静下来不随着外在世界的事物转动,洗涤自己,清明自己,沉默自己,使自己在想象上有比真实生活更大的时空,具有澎湃宽广的胸襟,才能使苦恼的伤害减到最低……时常把进入想象城堡的时间称为清凉时间,有了清凉时间才可以使一个平常人也有非凡的生活智慧。
&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他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围炉夜话,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生活智慧的积累。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
&我们生活的周遭,几乎没有一件事物是没有意义的,只是由于我们的心灵粗糙,很难在事物中找到意义,或在生活里找到智慧。因此,要提升我们对生活的观照与慧解,重要的不是去改变生活的内容,而是改造心灵与外物的对应,能与外在的世界对应的人,则一株草、一点露,乃至风花雪月,无一不是智慧的启发。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思远,云飞而不碍空。
&我喜欢这个针灸来源的传说……有时我们会被箭射中,但是箭不一定能射伤我们,反倒可能激发我们新的力量,治愈我们的旧伤。
&十指成林,是指人的双掌一合什,就像树林那么辽阔而伟大,在林里,有风、有鸟、有阳光,还有自然的生发。人的双手合什,是合什念为一念,就是把杂念合而为一,表达了对佛菩萨以及自我的恭敬与期待。
&修行的人应该训练自己,对众人敬畏位高权重的人,发起悲悯;对地位卑微生活困顿的人,生起谦恭。
&永远不生起嗔恨,不感到委屈,是真实的谦卑。
&悟道者与一般人的不同也就在此,过的是一样的生活,对环境的观照已经完全不一样,他能随时随地取得与环境的和谐,不论是秋锦的园地或瓦砾堆中,都能创造泰然自若的境界。
&事事如意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反观。因为,如意的意字,不在外面,而在里面,是一切生活,乃至生命的意念之反射,我们如果能够坦然面对生活,时常保持意念的清净,事事如意才是可能的。
&身心清净了,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清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