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口退税计算详解

(2013-04-17 12:48:42)
标签:

出口退税计算

财经

分类: 会计税法类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2016-5修改)

 

出口退税的原理:

http://s2/mw690/61736b5dtda874e31c891&690

根据叶青老师“免、抵、退”步骤总结:


①剔税:(进项税额转出)

简化公式用来理解:不得免抵税额(进项税转出)=外销出口价×(征%-退%)  例题中:外销销项的17%中的4%部分 

 

剔税公式:
公式: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一出口货物退税率)一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原因,这部分税款不能免抵。注意是用出口离岸价,不是购进价格,购进价格太多不好计算】

---------------

思考:如果没有进项抵销,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这部分是不是需要交税?答案本文最后

--------------

公式中: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征%-退%,即例题中税率4%,注意这个不是退税额,是抵减额,是免税料件进项中的4%部分】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这部分金额不计算入“免、抵、退总额”之中,所以从中扣除。(“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本身是一项扣除见②,是进项转出),这个抵减额是扣除中的扣除(加回),很绕。】

【生产企业按离岸价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所以免税购进材料的进项(这部分内外销均不可“抵扣”)是包含在离岸价之内的,需要扣除不计算(多算了),因免税购进无进项,进项税额中不包括此项,“不需要扣除”,在整体扣除后需要加回(自扣除中扣除)。(只有按离岸价计算才有此项扣除,商贸企业按购进价计算退税无此项。包括:这个“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与下面③中的“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②抵税:简化公式用来理解:应纳税额=内销销项额-(进项税-①)-上期留抵   =<0 

(如vat>0,交税,无退税;如vat<0,有进项留抵可退税,进行第③步)

【内销部分按正常增税抵扣进项,内销都抵扣完还有留抵,即是用于外销的可以计算退税的进项部分】

 

公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一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③尺度:简化公式用来理解:免抵退税额(最高限额)=出口价×退%,

【这是计算当期最大可退税尺度,例题中:外销销项的13%部分。不是外销销项都给退,因为退税,退的是为外销产品生产而采购的国内原料支付的进项部分,所以还要看你进项税额有多少。】

公式: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一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退%,即例题中税率13%,注意这个不是退税额,是免税料件进项中的13%部分】
 
④比较:应退税额=②与3中较小者

【前提是②中有进项余额,即抵扣完内销后,进项未抵完,否则无退税额,③中“当期免抵退税额”全部是当期免抵税额,0税率免增值税,但需交城建税、教、地,等附加税(不免)】

【比较  ②中当期进项留抵可退税额 与  ③中当期最大可退税尺度  哪项低,进行第⑤项】

 

⑤倒挤:免抵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一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式中,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

------------------------------------

下面是便于理解公式中名词解释:
1.离岸价,简称为FOB,是指离开港口的价格,包括离开港口前的各种成本费用。离岸价格不包括离开港口后的运输、关税、保险等费用。CIF是到岸价=FOB+运费+保险费等。
2、外汇人民币折合率:一般按中国银行当月首日人民币即期外汇牌价
3、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按国税相关条例,一般出口货物退税率低于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销售额*出口退税率=你企业应退税的总额度,但不是实际应退税额,因为有“免抵税额”

4“免抵税额”:在退税总额之中,因我国给企业退税所退的是购进材料(进项税)的部份,如退税总额超过应退税额(企业购进的进项税额),这税分税额,税务上不用抵扣进项,直接免于征收。

5“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原因,这部分税款不能免抵。必须抵扣或交税。即企业出口销售的17%销售额中的4%(17%-13%)

6“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计算的是:如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是只免不征等业务,在计算免、抵、退总额需扣除这部分金额。——不计算这部份金额。

 

-----------------------

思考:“ 免、抵、退”与“免、退”的区别?

-----------------------


例: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12年3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款34万元,货已入库。上期期末留抵税额3万元。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100万元,销项税额17万元。本月出口货物销售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本期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答疑编号6298021901]
  
『正确答案』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100×17%-(34-8)-3=-12(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http://s3/mw690/61736b5dtda8766d37672&690

会计分录:

1、根据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2、根据当期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4

3、根据当期应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1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2

 

增值税明细帐http://s10/mw690/61736b5dtda875330ac39&690
--------------------

上表增值税明细科目有误,实际应为

 借方: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进项税额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已交税金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转出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减免税款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
贷方: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销项税额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转出多交增值税
----------------


即可以这么理解,

出口17%销售销项税中34万 分为二项: 4%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8万(相当于正常销项税需抵扣)

                                   13%  为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6万又分为二项:  可退税12万

                                                                                  当期免抵税额14万

 

有免税料件例题:

  【例题•计算题】(教材[例2-6])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4年8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当月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1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正确答案』
  (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100×(17%-13%)=100×(17%-13%)=4(万元)【扣4%】
  (2)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4)-6=17-30-6=-19(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100×13%=100×13%=13(万元)【扣13%】
  (4)应退税额=13(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0(万元)
  (6)8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6(19-13)万元。

 -----------------

思考答案: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需要交税吗?

问:在免、抵、退计算中,不得免征抵扣税额=折算后的人民币出口金额×征退税率之差-免税购进料件金额×征退税率之差。上述计算出来的金额为进项转出的金额,但是如果某企业的当期进项税额小于该不得免征抵扣税额时如何处理?
例:某进料加工企业本月出口离岸价折算后的人民币金额为100万元,免税进口料件50万元,国内购进料件10万元,进项税额1.7万元,退税率3%,征税率17%.
不得免征抵扣税额=(100-50)×(17%-3%)=7(万元)。
进项转出额7万元大于本月进项1.7万元,还要缴纳差额的5.3万元吗?

根据②抵税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一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上面公式变形: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所以“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相当于正常销项税额)

 

计算:当期应纳税额=0-(1.7-7)=5.3万元,所以需要纳税5.3万元

--------------------

思考:出口免退税和免抵退有什么不一样
1、免退办法:即对出口货物销售环节的增值税部分免税,按货物出口后收购成本与退税率计算退税,征、退税率之差计入成本。该办法适用于外贸企业和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企业集团等
2、免抵退:出口货物在产品的销售环节免税,内、外销货物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销项税额中抵扣,不足抵扣的按规定申报办理退税。

 

免退税是指不具有生成能力的外贸企业等出口货物劳务,因为外贸企业是购买货物出口,他只涉及购买货物出口的进项税,然后他出口是免税的,没有内销业务,所以只能免退税,不能抵税,免得是出口环节的税,退的是他购买货物的进项税!

免抵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生产企业外销的必须是自产产品或视同自产产品。具体计税免抵退比较复杂。

--------------------

做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参加考试,也许下面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实际业务中,因为免抵税额是超过了企业外购进项应退税,应退不能退的金额,所以是只免不退的,如果企业以后进项税额多,要注意申报流程,应尽量少发生免抵税额。减少退税额度流失。(另:经总局审批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计征范围。)

(你学会了上面所有的知识点,也可能干不了出口退税会计工作,因为:)

实际操作在申报软件中自动进行计算的,软件下载:
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下载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网址:http://www.taxrefund.com.cn/

自已学习笔记,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出口退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