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创意思维游戏热胀冷缩胶水做画 |
分类: 科学实验 |
“创意”妈妈非常喜欢的一个词,是不是因为自己缺少创意,反而特别喜欢呢!具体到一戈,小家伙总是说“我有一个好主意”、“我的好主意用完了”,这“好主意”能不能理解为创意呢,妈妈总是细心呵斥着一戈的每一个创意,尽可能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我们的原则只要不具有危险性都可以尝试。
“Usborne镇社之宝!让孩子痴迷的创意思维游戏的升级版!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强力推荐!培养孩子创意、逻辑、艺术想象、动手能力,孩子成长必备游戏书!”多么诱人的介绍,妈妈忍不住收了这本书。
搞怪天才:难度系数3,教孩子制作简单的魔术道具,完成后就可以开启我们的魔术表演了。
贴贴画画之艺术家:难度系数2,制作一些和美术相关的小手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小小科学家:难度系数1,类似科学实验,通过简单的尝试让孩子明白浅显的道理。
游戏高手:难度系数4,制作比较复杂的桌面游戏的道具,供两人或多人游戏。
酪乐玩具:难度系数5,制作玩具和科学尝试的完美结合。
电磁风暴:难度系数7,和电磁相关的科学小尝试。
展翅翱翔:难度系数6,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制作飞机模型。
妈妈照旧是提前做了功课,把整本书大致通读了一下,目的是寻找妈妈略知一二、家里有现成材料,适合一戈年龄段的项目,既要简单易操作,又能激发小家伙的积极性。挑来选去最终确定了三个,时间定在了上周日下午,一戈听说妈妈要带着做创意游戏,高兴的说:“太好了!”
小小科学家之自制喷泉
步骤:
(1)塑料瓶盖扎一圆孔,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封严,再用一点橡皮泥堵住吸管口,用大头针将橡皮泥插一个小洞。
(2)塑料瓶放入大半瓶冷水--温度越低越好,加入一点颜料或墨水(妈妈用紫甘蓝制作了紫色液体)--方便观察,然后拧紧瓶盖。 、
(3)将塑料瓶放入装满热水的大口瓶里,等一会儿,喷泉就出现了。
原理:热胀冷缩,大口瓶里的热水把塑料瓶里的空气变热,空气的气积大了,把塑料瓶里的水吸进吸管,形成喷泉。
一戈一直仔细的盯着吸管口,看着有水滴不断流出,小家伙有点失望的说:“怎么没有喷泉。”妈妈和阿姨事后分析有几个原因:塑料瓶材质太厚对冷热水的反应不敏感、大口瓶偏矮热水量偏少、大头针扎入吸管口橡皮泥的针眼不成功--没有给热胀冷缩创造成熟的条件,不利于喷泉的形成。
小小科学有之魔法气球
步骤:
(1)塑料瓶里放满热水,静默几分钟待瓶子变热后,倒出热水。
(2)将气球(选择薄一点的效果好)剪掉口部套在瓶子上,气球慢慢充满气立起来了。
(3)把瓶子放进冷水,气球慢慢缩小。
妈妈让一戈拿着瓶子分别放在冷水、热水两个容器中,看着气球一会儿大一会儿,一戈惊讶的说:“好神奇啊!”
妈妈简单解释了原理:热胀准缩,热水把瓶子里的空气变热,空气体积变大后把气球吹大了,放进冷水后,空气体积变小,气球也随之变小。
贴贴画画艺术家之“闪闪发亮”
步骤:
(1)在硬纸板上剪出图案,背面涂满胶水。
(2)把带有胶水的图案在彩色纸板上拍一下,留下与图案相同形状的胶水。
(3)均匀的撒上闪光粉即可,可以在纸上连续做几个。
改进:妈妈就地取材,用了圣诞节做驯鹿棒棒糖的图案,为了保证效果妈妈把图案中间的线条加粗后刻成镂空的;闪光粉也让妈妈简化成了经济实惠的面粉,为加大对比度妈妈选择了红色的卡纸。
涂胶水的工作是阿姨完成的、印图案的工作是妈妈完成的,一戈主要负责撒面粉、抖落多余的面粉,小家伙的积极性非常高,做完一个还要求做另一个,因为纸片的二次使用,第二个成品不如第一个效果好。
妈妈准备的三个游戏完成了,一戈还在要求“我要做实验”,好的,等妈妈准备好道具,咱们再来做实验!
********************第157篇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