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22
11:53
在网上看到《8个做法最毁孩子的安全感》
1、经常当着孩子面争吵。
2、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
3、溺爱也是软暴力。 4、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5、在孩子面前你很情绪化。
6、处处都要孩子争"第一"。
7、喜欢强令孩子,而不是协商。
8、错误地表扬孩子。
赶紧自查,还好这八个方面我们做得还不错,不过感觉最近壮壮是有点缺乏安全感,让我慢慢道来:
在身体好的时候(没有鼻塞的情况下),壮壮是睡整宿觉的,可最近半个月吧,壮壮每晚都会醒两、三次,嘴里喊着妈妈,如果妈妈睡觉轻及时醒来,拍一拍,说上一句“宝贝,妈妈在呢”小家伙便继续睡了。可妈妈本身就是觉多的人,时间一长,妈妈有点吃不消,睡觉就比较沉了,往往壮壮喊上几声才能醒,这时候小家伙一定要妈妈下床抱着走一会儿才能睡。
妈妈和奶奶聊起来这一情况,初步认为壮壮的安全感受到了威胁,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三:
、由于爸爸妈妈考虑不周,两位主要看护人的突然转换,尽管白天的时候壮壮很快适应了,是不是在壮壮小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阴影呢?
、就在看护人转换的第5天,也就是壮壮刚刚适应的时候,爸爸因为工作太忙,减少了陪伴壮壮的时间,不是要加班回来得晚、就是吃过饭去单位加班不能在家里住,总之父子俩的亲子时光少了,晚上睡觉也闻不到爸爸的味道了。壮壮的小脑袋瓜里,是不是也有点纳闷呢?
、晚上睡觉一直是妈妈陪的,看护人换了、爸爸在家的时间也少了,壮壮一定要抓住最熟悉的人--妈妈,所以壮壮每晚不断的确认妈妈是不是还在自己身边,碰巧有两次壮壮醒来时,妈妈在卫生间,估计对壮壮来说又是一场虚惊。
有了这个共识,妈妈想得和壮壮好好沟通一下,消除小家伙的担心,恢复高质量的睡眠才好啊。
妈妈捋了捋思路,大致说了以下几层意思:
爸爸妈妈还像以前一样深爱着壮壮。
爸爸妈妈都不是那种把爱、喜欢挂在嘴边的人,也经常看见网上说在批评宝宝前,一定要告诉宝宝爸爸妈妈是深爱着他的,避免宝宝误以为爸爸妈妈不再爱他、不再喜欢他了。所以这次,妈妈以“爸爸妈妈还像以前一样深爱着壮壮”开场,让宝宝心里有数,爸爸妈妈没有改变对他的态度。
爸爸妈妈上班的理由
别以为宝宝还小,其实我们除了不会说,心里什么都明白。妈妈给壮壮讲了爸爸妈妈上班的理由--上班挣钱,宝宝的衣食住行都需要钱,大部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是要上班的。
壮壮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让爸爸妈妈中的一个人去上班,妈妈解释一个人挣的钱不够多,一定要爸爸妈妈一起上班才行。壮壮又提出让奶奶去上班,妈妈解释奶奶岁数大了不适合去上班了。
通过这两点,您应该明白了,壮壮的小脑袋瓜也是考虑事情的。
倒计时间树立目标
告诉壮壮爸爸妈妈每周5天上班2天休息,晚上和周末陪壮壮玩儿,每天晚上都会和壮壮一起算时间,今天是妈妈第几天上班啊?明天是第几天上班啊?再上几天就可以休息陪壮壮玩啦?
一来让壮壮有个时间的概念,感觉距离爸爸妈妈休息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有个盼头;二来让壮壮用小手比划1、2、3、4、5,也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一举两得。
不骗宝宝,实事求是
壮壮越来越明白事了,妈妈建议不要骗壮壮,也许一时脱身容易了,带来的壮壮不信任的后果就不好了。
妈妈按这四点实施了,大概一星期左右壮壮重获“安全感”,恢复了金质睡眠!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