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岁宝贝看护人转换育儿 |
分类: 生活随笔 |
奶奶和姥姥身体都不太好,家里一直请着阿姨。一岁一个月前是奶奶看的壮壮,春节前姥姥感觉全身各个关节都疼,奶奶也提出想孙子了,买了2月27日(正月十八)的机票,不巧的是看了壮壮一年的小唐阿姨,春节期间遇到了意中人,休假回来告诉我们准备喜结良缘,买了2月28日(正月十九)的机票。
时间一天天临近,新阿姨还没找到,爸爸妈妈越来越感觉到,一下换两个看护人,对小家伙的适应能力是个考验。
2月27日(周三) 预热
晚上,奶奶来了,虽然离开了11个月,壮壮和奶奶并不陌生,马上就和奶奶玩上了。阿姨很惊讶:“这么久了,还记得?”妈妈:“朝夕相处了13个月,怎么会忘呢!何况血浓于水啊!”阿姨有点伤感:“宝宝,你会记得我吗?”妈妈:“当然,等我们会说话了,给阿姨打电话。”阿姨:“我会想念你们的,尤其是宝宝。”
2月28日(周四) 第一天
新阿姨是早上八点多到的,小唐阿姨是九点多离开的,壮壮表现还好,只是细心的爸爸,安排领居笑笑妹妹来家玩儿,本来两个小家伙很熟的,也很喜欢一起玩儿,只是笑笑的阿姨也是新换的,壮壮没见过,而这位阿姨甚是热情,就这热情一抱,小家伙哭了,且哭得很伤心,是不是想起了小唐阿姨呢?
心疼儿子的爸爸及时出现,壮壮的哭声是止住了,壮壮就此缠住了爸爸,与爸爸形影不离,连上厕所都要候在门外。
妈妈下班回家,爸爸第一句就是:“从来没有这么想你(回来看孩子)。”晚上,壮壮和奶奶、阿姨熟悉些了,可以和奶奶、阿姨玩上一会儿了,不过还要爸爸妈妈守在一旁。
3月1日(周五) 第二天
爸爸估计到第二天壮壮还是不太适应的,无奈春节前因为阿姨回家过年,妈妈已经请了4天假,且赶上单位特别忙,领导不准假,不然妈妈会在家陪壮壮度过这个适应期的。
上午,爸爸说带壮壮出去玩儿,把奶奶、小宗阿姨、壮壮送上电梯,壮壮在电梯里找不到爸爸,喊着:“爸爸。”奶奶:“爸爸在乐友等咱们呢。”壮壮指路带奶奶到了乐友,自己要求下地儿,喊着“爸爸”四处找,发现爸爸不在,伤心的哭了,奶奶只得带壮壮回家找爸爸。
下午,爸爸、小宗阿姨带壮壮出去玩儿,为了让壮壮和小宗阿姨多接触,爸爸故意走在前边,壮壮和小宗阿姨玩儿得不错。
3月2日(周六) 第三天
爸爸妈妈休息,正好是壮壮岁生日。
上午带壮壮去拍照,半天没在家;午觉醒来、喝水、吃水果,和爸爸妈妈取蛋糕,也没怎么和小宗阿姨接触。晚上,和阿姨、奶奶玩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可以间断性的陪伴了,有进步。
3月3日(周日) 第四天
上午妈妈、阿姨带壮壮出去玩儿,为了多接触,我们没有推车,壮壮坚持牵着妈妈的手一起走,妈妈建议壮壮牵着阿姨的手,小家伙不肯,妈妈也没强迫。
到了广场,妈妈冲阿姨使了个眼色,趁壮壮玩摇控汽车时以给壮壮拣汽车为由,拉开了与壮壮的距离,阿姨趁机而上。小家伙慢慢适应了新阿姨,还带着新阿姨玩儿起了和小唐阿姨玩儿的拣豆豆、剥豆豆的游戏。
晚上,爸爸:“儿子,明天爸爸妈妈要上班了,奶奶和阿姨陪你玩儿好嘛?你要听奶奶、阿姨的话,你可以不听爸爸的话。要是不听奶奶、阿姨的话爸爸就不高兴了,就不喜欢你了。”儿子自己玩自己的没有吱声,在一旁的妈妈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3月4日(周一) 第五天
妈妈正点出门,壮壮还没有起床。妈妈想打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又怕爱接电话的壮壮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哭闹,便忍住了没打。
12:52 妈妈接到爸爸的短信:儿子就起床哭了几声。妈妈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半。
妈妈下班回家第一句就是:“今天宝宝怎么样?”
奶奶:“早上起床哭了几声,喊爸爸,我说爸爸上班,不然没饭吃。”
妈妈:“让您抱了吗?”奶奶胳膊做过手术,春节期间手感觉不舒服,是不能抱壮壮的。
奶奶:“没有,阿姨抱的。”
妈妈:“中午睡觉呢?”壮壮睡觉是要抱着唱歌的,这个习惯不好以后要想办法改改。
奶奶:“阿姨抱着、我唱歌。”
儿子,你适应能力挺强,妈妈小看你了。
壮壮四天就适应了看护人的突然转换,除了适应能力强以外,应该说和我们的准备工作密不可分:
1、倒计时间
从知道要更换看护人开始,每天和宝宝沟通,告诉他还有几天就是奶奶和新阿姨来看宝贝了,让宝贝初步有个时间的概念。
2、回忆过去
找出奶奶看壮壮时的照片,与壮壮共同回忆奶奶带壮壮的美好生活,缩短时间、拉近距离。同时告诉宝贝,奶奶的胳膊做过手术,不能让奶奶抱,可以让妈妈、阿姨抱。
3、期盼未来
告诉宝贝新阿姨会和小唐阿姨一样好,一样喜欢宝贝,且有些新阿姨会的游戏,妈妈都不会,让宝贝对新阿姨产生期盼。
4、保持习惯
和奶奶、阿姨沟通,不要调整宝贝的游戏习惯、作息时间等,尽量按照原来的习惯进行。
5、主人翁感
告诉宝贝,奶奶、阿姨刚来不知道宝贝的玩具放在哪儿、怎么玩儿,要告诉奶奶和阿姨玩具是怎么玩儿的,让宝贝树立我是小主人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