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1899年泉银章(D.Dupuis作品)

分类: 法国章牌 |
66.2*36mm,重52.8克,银质(成色950‰)。法国章牌艺术家达尼埃尔-迪皮伊(Daniel-Dupuis,1849-1899)作品,巴黎造币厂发行。 正面:主题为“泉(la
Source)”的场景,少女从泉水池中掬起一捧清水放到嘴边饮用。作者签名“DANIEL-DUPUIS”。
背面:小天使卧于溪流旁的山石上。作者签名“DANIEL-DUPUIS”。
边铭:刊材质“银(ARGENT,表示成色950‰)”及巴黎造币厂厂铭丰饶角(1880年开始使用该厂铭至今)。
这枚银章是迪皮伊的代表作之一。正面图案创作于1873年,原题为“泉水池边的克洛伊(Chloé à la
vasque)”,当时正值迪皮伊作为罗马大奖的获得者在美第奇庄园深造期间。此章原为单面浇铸章,1899年迪皮伊去世前不久,巴黎造币厂买下了这款设计的压铸版发行权。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此章与迪皮伊的另一枚同规格章牌“巢(la
Nid)”一起由巴黎造币厂向公众发售,大受欢迎,成为此届世博会章牌的热销品种。
章上的少女克洛伊的人物形象来源于公元二世纪希腊作家朗戈斯(Longus)的爱情小说《达夫尼斯与克洛伊(Daphnis
et
Chloé)》。故事大意是:米提利涅乃莱斯博斯城外的乡间,有两个牧人拉蒙和德律阿斯,在放牧中先后相隔不久分别捡到一男一女两个婴儿,认为是神的恩赐,于是分别收养了两个孩子并视如已出,男孩取名达夫尼斯,女孩取名克洛伊。达夫尼斯和克洛伊为他们的养父母放牧羊群,达夫尼斯放牧的是山羊,克洛伊放牧的是绵羊。两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并相爱了,但是纯真的他们不明白彼此之间发生了什么。一个名叫菲勒塔斯的智慧老者向他俩解释了什么是爱情,并告诉他们唯一的治愈方法是接吻。他俩照着做了。到后来,一个名叫吕开妮恩的城里来的妇人通过言传身教,教会了达夫尼斯不可描述之事。但达夫尼斯决定不在克洛伊身上测试他新获得的技能。因为吕开妮恩告诉他,克洛伊“会哭泣、叫喊,还会流许多血,仿佛被杀一样。”在经历一系列磨难和波折之后,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克洛伊是在有着一眼清泉的山林女神洞中被发现的,故事中也多次出现达夫尼斯和克洛伊来到山林女神洞以泉水沐浴的场景。自文艺复兴以来,达夫尼斯与克洛伊作为爱情的化身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