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857年全国艺术大赛铜章(A.Vechte作品)
| 分类: 各国章牌 |
径144mm,重127.7克,青铜,单面。法国金银工艺师安托万·费希特(Antoine Vechte,1799-1868)受英国政府机构科学与艺术部(Science and Art Department)的委托创作,用于1857-1865年间颁发给在各艺术学校间举行的年度全国艺术大赛优胜者的政府奖章,采用电铸工艺铸造。
正面:中央为头戴王冠的维多利亚女王左侧肖像,刊英文“蒙神之恩典的女王维多利亚,1857年(VICTORIA, QUEEN BY THE GRACE OF GOD, 1857)”。周边环绕着命运、正义、时间、真理、科学、天赋等人物化身,下方背有双翼的老人和儿童共同守护着椭圆形盾,内刻此章得主“爱德华·约书亚·帕克,1862年,4b场(EDWARD JOSHUA PARKER, 1862, STAGE IVb)”。作者签名“A. Vechte”。外缘饰以龙纹和小天使,下刊英文“全国艺术大赛成就奖(FOR SUCCESS IN THE NATIONAL ART COMPETITION)”。
此章作者安托万·费希特(Antoine
Vechte,1799-1868),法国金银工艺师。19世纪的欧洲对精细金银艺术的追求以真正的文艺复兴工艺水平为标杆,费希特无疑是这方面的大师,他被后人誉为“19世纪的切利尼(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1500-157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雕塑家、珠宝工艺师、美术理论家兼作家,青铜雕像名作《珀尔修斯杀死美杜莎》的作者)”,他制作的花瓶、烛台、盾牌等艺术品在众多国际展会中成为金银制造商展台的亮点。
费希特1799年出生于法国科尔多省(Côte-d'Or)的维克苏蒂(Vicq-sous-Thil)一户木匠家庭。父亲再婚后将他带到巴黎,继母对他十分苛刻,他很早就到金属工厂做了一名雕刻学徒工,被分派去干模具绘制的活儿,平时总是遭到工友们的嘲笑。尽管饱受羞辱,但他毫不气馁,经过白天的艰辛劳作后,仍然坚持每天入夜后把自己关在房里作画。后来他离开工厂自谋职业,在一名个体铜匠门下从事钟表模具绘制。为了提高画技,他开始研习神话、历史和诗歌,并以仿古头盔、盾牌和银盘的制作开启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他的作品被古董商收购后当作切利尼的真品对外销售,其中许多作品还被伦敦和意大利的博物馆收藏。一次有一位艺术爱好者持其购得的一件“切利尼”银盘来向他咨询,他指出银盘上代表其姓名的镶嵌字母“V”,笑着对这位爱好者说:“这是我的盘子”。在他的古代艺术导师兼好友——雕塑家让-雅克·弗舍儿(Jean-Jacques
Feuchère,1807-1852)的鼓励下,费希特在金银制作技艺上日益精进。当时巴黎著名的金银制造商弗朗索瓦-德西雷·弗蒙-默里斯(François-Désiré
Froment-Meurice,1802-1855)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主动邀其加入。1847年,费希特的作品在巴黎沙龙(Salon
de Paris)崭露头角。1848年,他的作品获得沙龙金奖,同年受封为法国荣誉军团骑士。
1848年欧洲大陆爆发革命,出于对社会动荡的担忧,费希特接受英国金银制造商亨特与罗斯凯尔(Hunt
&
Roskell)的邀请,离开法国移居伦敦,来自英国富裕客户对金银艺术品的旺盛需求使他很快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为自己物色了两名同样来自法国的助手,其中一个在1853年成为他的女婿。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上,费希特的作品同时由法、英两国参展商分别送展。拜其所赐,以他的作品参展的英国银器制造商获得了本届世博会理事会奖章,他本人也获得一级大奖。1855年巴黎世博会,费希特的作品再次参展,他本人荣获“杰出艺术家(artiste
éminent)”荣誉勋章。
1861年,他退休后返回法国,定居于阿瓦隆(Avallon)。1862年伦敦世博会和1867年巴黎世博会,亨特与罗斯凯尔(Hunt
&
Roskell)继续选送费希特的作品参展。1868年8月30日,费希特在阿瓦隆(Avallon)去世。
安托万·费希特的金工作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