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1904年亚当与夏娃铜章(R.Placht作品)

分类: 各国章牌 |
80*28.7mm,重73.5克,青铜。奥地利章牌艺术家里夏德·普拉赫特(Richard
Placht,1880-1962)作品。 正面:因悔恨无比仰天哀号的亚当,作者签名“R.
PLACHT”。
背面:因羞愧难当掩面泣涕的夏娃,作者签名“R. PLACHT”。
此章主题表现的是圣经中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据《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造就一男一女,男的称亚当,女的称夏娃。亚当是用地上的尘土所造,夏娃则是上帝取亚当身上的肋骨所造。二人住在伊甸园中,后来夏娃受蛇的哄诱,偷食了知善恶树所结的果,也让亚当食用,二人遂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成为人类的始袓。
此章作者里夏德·普拉赫特(Richard
Placht,1880-1962),奥地利章牌家。1880年1月4日出生于捷克赫拉斯塔瓦(Kratzau)一户苏台德德裔家庭。1895-1898年就读于贾布朗尼(Gablonz)工艺美术职业学校,期间于1896-1898年进入布拉格美术学院,在捷克章牌家、雕塑家约瑟夫·瓦茨拉夫·米瑟贝克(Josef
Václav
Myslbek,1848-1922)的工作室学习纪念雕塑,1898-1901年进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在奥地利雕塑家、章牌家约瑟夫·托滕海因(Josef
Tautenhayn,1837-1911)的工作室学习章牌雕刻和小型雕塑并完成学业。1904年进入维也纳造币厂做学徒,试用期间出类拔萃的技艺使他很快于1905年被晋升为助理雕刻师,1909年升任独立雕刻师,同年成为维也纳艺术家之家(Wiener
Künstlerhauses)会员,1916起担任奥地利国家造币厂铸币部门主管直至1941年。他的作品曾于1905、1907、1908、1909年在维也纳、1906年在伦敦、1909年在慕尼黑等多地章牌艺术展览上多次获奖。1945年他成为奥地利章牌艺术家协会会员。普拉赫特的作品以人像见长,一生创作了超过400件章牌作品。1960年在他80岁寿辰之际,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作品展,他的作品被捷克国家博物馆和奥地利维也纳军事历史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被视为近代中国银币珍品的民国十六年(1927年)孙中山陵墓币就是普拉赫特的作品。当时,国民政府委托奥地利国家造币厂设计这款银币,尽管普拉赫特设计的孙中山正面肖像惟妙惟肖,堪称精品,但由于他没有到过实地,仅仅依据不完整的图样描绘出的中山陵与实际有不小的出入,这款设计最终没有被国民政府采纳,仅铸造了480枚,用于分赠给参与奉安的人士,流传至今已成凤毛麟角、灸手可热的珍稀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