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849年维多利亚无神弗洛林银币

分类: 近现代币 |
径27.9mm,重11.3克,面额1弗洛林(florin),925‰银。英国1849年发行,发行量41.4万枚。 正面:头戴王冠的维多利亚女王面左头像,刊拉丁文“维多利亚女王(VICTORIA
REGINA)”,年份“1849”,作者威廉·怀恩(William Wyon,1795-1851)签名“W.
W.”。
背面:十字布局、中心都铎玫瑰、四边王冠的纹章盾,三头跑狮代表英格兰,立狮代表苏格兰,竖琴代表爱尔兰,纹章盾之间填充代表英格兰的都铎玫瑰、代表苏格兰的蓟和代表爱尔兰的白三叶草。刊英文面额“1弗洛林,1/10镑(ONE FLORIN, ONE TENTH OF A POUND)”。
1849年发行的这款银币是英国第一次投入流通的以弗洛林为面额的硬币,也是英国发行的第一种十进制货币。19世纪上半叶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大陆兴起以十进制为单位的货币改革运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十进制问题在英国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和政治议题。1824年,罗斯理(Wrottesley)爵士提出在英国实行十进制货币的提案,但被议会否决。此后的数十年间,关于该问题曾形成多次建议和报告,并为此试制了多种样币,但究竟应当引进何种新面额,始终存在很大争议,最终决定采用弗洛林(Florin)这一面额(与2先令或1/10镑等值),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与英国造币传统的衔接,英国历史上爱德华三世就曾经于1344年发行过与6先令等值的金弗洛林,部分原因是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硬币的启发,当时部分欧洲国家已有类似尺寸和重量的硬币以弗洛林为面额。
1848年,英国试制了少量此款精制样币,该设计被认可,第二年即1849年批量生产投入流通,但起初并不受欢迎。令公众感到震惊的不仅在于近200年来英国硬币上的君主肖像首次以戴着王冠的形象出现,更令人惊骇的是自1279年爱德华一世以来英国硬币上君主头衔中一直不可或缺的代表君权神授的拉丁文“蒙神的恩典(DEI GRATIA或其简写D. G.)”的字样被省略掉了,这也是这款银币当年备受诟病的最大问题,据说连女王本人也对此大为不悦,甚至有坊间流言将该年霍乱流行归咎于无神银币触怒上帝所致,此币因而被扣上“无神与邪恶的弗洛林(Godless and Graceless Florin)”之名。1852年英国再次发行图案基本相同的哥特体弗洛林时,代表君主神性的D. G.字样才又回到硬币上。1849年发行的这款银币成了英国近代铸币史上唯一一款“无神”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