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长寿就不能怕死

(2017-10-10 16:18:43)
   想长寿,讲养生,第一个要做到的是不能怕死,如果把“我要长寿”,“我要找偏方把血压降下去”,“我要为了养生而严格控制饮食”当做座右铭,反倒可能事与愿违,因为这些看上去很符合健康原理的观念,一旦成为生活中令随时会鸣响的“警钟”,甚至成为心结,就与怕死,惜命无异,也就远离了健康的初衷,成了生命的“紧箍咒”。如果说贪食美味、嗜好舒适是我们的身体之欲,那么,因为惧怕死亡乃至因为惧怕死亡而养生,寻求健康之道,就是我们的心理之欲了,二者都是健康的敌人,特别是后者。

   中国字的“病”下面才会放了个“丙”字,因为“丙”在天干中,是和“心”相对应的……我们的先人肯定早就发现,人的疾病乃至死亡很多是起因于心的,起因于心中的杂念,起因于心中那些不切实际的求生之欲……

    很多人生活考究的人会认真地追求健康,为此,他们会在厨房里放上能称量食物、调料的小勺甚至天平,靠它们的严格管束认真而紧张地过着每天的“健康”日子,还会看到很多“勇敢者”,对所有流行的、传说中的“养生”之道深信不疑,唯恐遗漏掉任何一个长生的机会,这只会增加负累。其实,健康没有任何神秘,养生也毫无诀窍可言,一个根本是要客观看待生死,至少不能怕死。除此而外,贪生也同样要不得。

  在大家苛求健康饮食的时候,很多德高望重的医生, 营养学家却有自己的饮食准则: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什么都吃说明他们放松豁达的心态,什么都不多吃说明他们懂得适度节制,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才保证了他们的健康。

   健康的获得是需要人为争取的,而和美味抗衡,与安逸、贪生的欲念作对,是养生的最初级的前提,也恰恰因此,先人在物质匮乏年代轻而易举就收获的健康,和早就贯穿于传统生活中的养生,于现今的我们,居然成了难题,因为与各种欲望作对,几乎就是与舒适、幸福甚至贪念作对,就是和我们为之奋斗的纷繁成果作对,这个选择需要的不仅是健康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素养,后者很难,这也就使养生成了永久的话题。想长寿就不能怕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