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入药的酒,不是你喝的酒

(2017-08-14 17:05:29)
酒是入药的,最早的中国医学典籍《五十二病方》中,记载酒疗的就有40首方药,中医也因此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唐代《本草拾遗》评价酒时说:通血脉,厚肠道,润皮肤,散湿气,消爱息怒,宣言畅意”,通俗讲,适度饮酒可以使人身心舒畅。

但是,此酒非彼酒!

能被古人当作药用来养生治病的酒,是低度的粮食酒,因为中国的酿造工艺起步很晚,到了元代才开始有蒸馏技术,才有了高度的烧酒,因此,被写入医学经典的酒,其实都是度数很低的酒,类似于现在的黄酒甚至米酒, 包括《水浒》中的武松,过景阳冈时喝的“三碗不过岗”,并不因为武松酒量多好,而是因为那个酒的度数低,而且多是黍或稻酿制成的这样的酒非但不会导致醉酒,而且还带有粮食的健脾之性,又因为有适度的热量,所以可以振奋阳气,活血化瘀,《黄帝内经》称之为汤液醪醴,其作用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而这个邪气,指的是寒邪湿邪,借助酒的热力散寒祛湿。

最代表的是《伤寒杂病论》里记载治胸痹,也就是现在说的“冠心病”瓜蒌薤白白酒汤药方瓜蒌实24g、薤白12g、白酒适量酒的比例占了三分之一,用此治疗因为痰湿郁滞导致的胸痛。但是,这个白酒是西汉的白酒,度数和现在的黄酒近似,因为对于崇尚中庸、自然的中国人来说,从来不推崇过激的事物和行为,因此也绝对不会将烈性酒进入养生行列,这是有违中医养生初衷的。
     对现在的嗜酒者来说,他们喝的酒早就超过了医学所需的力度,而白酒,在中医学中,更多的是外用,比如将热性极高的乌头、桂枝,细辛等药物,用高度烈性酒炮制成药酒,在风寒湿痹,也就是关节炎,骨关节病的局部外用,通过其温热之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缓疼痛,而绝对不是饮用的。

能入中医养生法眼的的酒,一种是黄酒,一种是米酒,除了度数低,还因为它们很好的保持了粮食的健脾功效,而这一点,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饮食规范:“戒烟限酒”——烟是肯定不提倡的, 酒可以稍微喝一点,后者,正与中国古人养生的古酒,不谋而合。能入药的酒,不是你喝的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