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是很常用的中药,含有柴胡的中成药也很常用,但是,这类药物服用之前先要看看舌头,如果舌质很红,没有舌苔或者很少舌苔,这类药物就要慎用,因为这种舌头是阴虚或者伤阴的征象,而柴胡久服或者过用,是会伤阴的。
柴胡是中医疏肝药物之首,“加味逍遥丸”,“柴胡舒肝丸”等都是,
柴胡还有退热效果,所以,治疗感冒的“正柴胡”“小柴胡”中,柴胡也都是主药,但这些药物不宜久服,就是忌讳柴胡伤阴的问题,如果你本身就是阴虚的,平时手脚心热,相对消瘦,感冒发烧持续较久,总是低热不退的,虽然在其他症状上和这些药物的主治相吻合,但也要慎重,一定要看看自己的舌苔是什么样子。
含有柴胡的药物,最适合的是舌苔比较厚腻的情形,这种舌苔提示体内有湿邪阻滞,无论是胸腹饱胀,没食欲,甚至恶心,以及感冒后持续低热不退,都是湿邪在作祟,柴胡的性质是升散的,就是要借助它的这个特点来燥湿。
之所以特别做提醒,因为“正柴胡”和“小柴胡”都是现在的感冒常用药,“正柴胡”的退烧效果很好,但是发烧是有区别的,刚得感冒时候的发烧一般比较单纯,只要这个人不是阴虚体质,而且又是因为受凉引起的,这个时候用“正柴胡”,和“感冒清热”的效果类似,但是,如果这种发烧持续时间很久,且是低烧,有可能是阴虚,要养阴来退烧,此时,柴胡类就不适合了,因为它会加重阴虚导致的低热。
“小柴胡”比“正柴胡”复杂,
中医用它治疗“半边半里之邪”,如果不懂中医,这个概念很难理解,通俗点讲就是,
感冒之后,因为体弱或者因为劳累,持续不愈,虽然不一定是高烧,但是浑身不舒服,感冒的感觉很明显,胃口、体力都不好,腻腻歪歪的,如果这个时候,你的舌苔是厚腻的,就适合吃“小柴胡”,借助其中的党参之类的补气药,尽快把入里的外邪推出去。如果只是感冒初起,浑身冷,肌肉肌肉酸疼,流清鼻涕,这就不是“小柴胡”的适应症,因为此时邪只在表,
还没有入里,过早使用“小柴胡”,反倒可能把邪气导引入里,只可惜,这些中医最关键的讲究,没能在这类含有柴胡的中成药说明书上体现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