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有人想到让学生吸氧来提高脑力,这个问题近日也有读者问到我,后者是针对家中有脑血栓的老人,人到底需不需要额外吸氧?氧气是不是有利无害?
大家都知道,大脑是最不能缺氧的器官,一旦缺氧,神经细胞的死亡是不可逆的,所以,初生缺氧的孩子会导致瘫痪甚至智障。但大脑的供氧并不是只靠呼吸氧气,还需要葡萄糖,葡萄糖在有氧环境中代谢,产生能量,大脑就是用这种能量来维持功能的。葡萄糖存在于哪里呢?就是碳水化合物,
也就是我们吃的粮食和糖。通俗讲,保证大脑供能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别饿着,二一个是别憋着,只要能吃、能呼吸,大脑就不会缺氧。
我们的食物不外乎碳水化合物水,也就是广义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但是,唯独碳水化合物是大脑供能之必须,其他任何食物,都必须转化为糖,之后才能给大脑供能。也就是说,
如果你的食物中缺少碳水化合物,缺少糖,而只有你觉得营养价值更高的蛋白质,甚至吃起来很香的脂肪,即便后两种食物吃得足足的,
你的大脑也可能仍旧缺氧,因为这两种物质不可能直接为大脑利用,必须转化,一来转化中有损失,二来转化需要时间。
如果你的早餐是鸡蛋牛奶黄油,之后就去考试,可以肯定的说,这个上午你的大脑处于饥饿中,虽然你的胃撑得满满的。因此,只要用脑,必须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或者糖,就是你的食物中必须有主食,或者有糖,
否则大脑就会缺氧,即便你吸氧,无济于事。
至于吸进去的氧气,只要你没有肺病,心脏也正常,是无需额外吸氧的,多吸进去的氧气,并不会乖乖地呆在血里,而是会跑出来搞点破坏,造成所谓的“氧中毒”。
有些接受高压氧治疗的人,会出现类似肺炎的表现,这就是过多的氧气对肺泡造成了损伤所致。还有一些人,在大量吸入氧气后,出现了过度兴奋,继而进入昏迷,最终死亡,这则是氧气对大脑造成了损害。
众所周知,早产的婴儿要放在暖箱里,后来发现,很多孩子虽然活了下来,但是失明了,就是因为富氧的环境,可以导致新生儿视网膜损伤,造成视力损害甚至失明,这些损伤虽然机制仍不是非常明确,但吸氧过度导致的氧化,肯定是罪魁祸首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