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经常长口疮,但是并不是真的上火,甚至身体还觉得怕冷,舌色也不是上火的红,其他上火的症状也少有。或者是血压高,头发胀,脸色也红红的,但是腿怕冷而且打软,夏天都要穿秋裤;或者是牙龈肿痛,脸上长痘痘,貌似上火了,其实一点凉的也不敢吃,这样的情况到底是该去火还是该温补?
这种上热下寒的情况在中医里被认为是水火不交,是因为肾水虚了,不能牵制阳气,阴阳失衡了,表现出来的火,就是虚阳上浮,看似是火,是能量过盛,其实是虚火,和那些应该去的实火不同,不能生硬地清热去火,而需要补水,阴阳是要平衡的,水补足了火就不浮越了,虚火也就下去了。
这种人不适合吃去火药,至少要边补阴边去火,中成药的知柏地黄丸就是这个方意,如果不吃药,补水可以通过穴位贴敷,就是脚底的“涌泉”穴达到引火下行的目的。
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所谓井穴,就是经络发源地的意思,刺激肾经的发源地,就等于助长肾水,肾水充足了,虚张声势的火也就降下来了。
可以到药店买吴茱萸,吴茱萸本身有刺激性,经常用在外敷上。每天临睡前将10克左右的吴茱萸研磨后后用清水调匀,在脚掌前1/3,屈足时出现人字纹中央凹陷处,就是涌泉,将吴茱萸糊敷于此处,之后用纱布或者胶布固定,第二天醒来后揭去,晚上再敷,连续三天。
中医讲,这种办法可以引火下行,或者叫引火归元,总之是将上浮的虚火引下来。即便不敷药,每天临睡前,用手摩擦涌泉,擦到发热为止,坚持十分钟,也有类似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