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中药,既能止疼,又能补身

(2016-02-22 15:50:46)

     

     有一种既能止疼,又能补身的中药,这就是阿胶。阿胶治疗的疼痛是虚性疼痛,而所有疼痛中,最磨人的,也是最常见的疼痛,就是虚性疼痛,慢性疼痛,这是古往今来的规律,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成书的《伤寒论》中,治疗疼痛的处方里,治疗虚性疼痛的49%    

      说到中药止疼,人们最常说起的是“不通则痛”,意思是因为淤血导致的疼痛,这种疼痛是拒按的,甚至不能碰,一碰就加重,需要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三七,红花来化淤止疼。

      事实上,更多的疼痛属于“不荣则痛”,所谓不荣,类似于身体缺乏营养,用中医的话说就是气血虚导致经脉失养而疼痛,这种疼是绵绵的,长期的,说不清楚位置的,用手按着,或者温敷着会减轻一点,这种虚性疼痛的止疼就需要从补益着手了

      阿胶能止疼的论述,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了:“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一名傅致胶”,就是阿胶。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内崩,劳极”,这两个词,一下点出了疼痛的性质,这是一种因为虚,因为劳损导致的疼痛。到了清代的《纲目拾遗》更加明确地提出:阿胶能“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很显然,阿胶的止痛效果,是在补虚之后显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阿胶对疼痛的治疗是“根治”。

      这种虚性的疼痛,在上了年纪或者体质虚弱的人身上常常出现,他们可能每天抱怨不舒服,但并不是疼到不能忍,而且越是虚弱的人,毛病越多,貌似无病呻吟。其实他们很无辜,之所以总是是因为他们老了,虚了,如果从进化角度上看,道理是这样的:

疼痛的感觉,需要经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人类传导疼痛的神经有两个系统,一个系统进化程度低一点,负责传递慢性的疼痛另一个系统的进化程度高一点的,可抑制这种疼痛信号的的传递,甚至可以说,有点止痛的效果。

 人体有个规律,越是进化程度高的器官和组织,退化也越早,当衰老,虚损袭来时,它们首当其冲,由此,这种相对高级的,身体自带的“止疼系统”较早失去功能,传递疼痛的低级神经自然就成了主导,由此,慢性的,弥漫性的疼痛开始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原来身体好的时候,年轻的时候能忍受的疼痛,越往后越不能忍,这一切,都是虚损惹的祸!

   既然如此,能止这种疼痛的中药肯定是补药,阿胶是其一,此外,还有桂枝,白术,人参之类,后三种组成的方剂,被医圣张仲景用在感冒之后遗留的慢性疼痛,名为“桂枝加人参汤”,非但感冒,诸如带状疱疹之后遗留的神经疼等,也属此列,因为这种疼痛多出现在体弱多病者和年迈者身上,他们多是需要补益之人。

    桂枝加人参汤的组方是:桂枝12克、人参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白术9克。和阿胶一样,其中没有一个属于止疼药,都是补益气血品,之所以有止疼效果,因为它们可以抑制住因为虚损而提前到来的衰老和退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止疼系统”那一组神经的功能,身体不虚了,也就不疼了。有一种中药,既能止疼,又能补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