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找的中医,是个好中医吗?

(2016-01-12 10:45:38)

  

找中医看病,都想知道这个中医是不是好中医?因为中医容易鱼目混珠,它不像西医,是不是炎症西医有绝对的客观指标,而且谁也不敢靠吹牛拿起手术刀。但中医不是,中医的诊断很多时候依靠医生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同样一个病人,有的中医诊断是血瘀,有的中医会说是阳虚。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中医是不是好中医?

   我理解的好中医,不是仅仅辩证准确,开出对路的方子,这是中医最基础的标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中医应该能在“治疗观”上为病人指路。

   “治疗观”是要牵扯到哲学的,而中医本身脱胎于中国哲学,所以无论是中医本身,还是一个好的中医,都应该可以在疾病治疗的十字路口,帮病人选择,而他们所选择的治疗手法,也绝对不仅仅是吃中药。一个好的中医,一定有高屋建瓴的“治疗观”,在这个“治疗观”之下,充分的了解西医而且可以借助西医的办法,这样的中医才是好中医。

  最近几天,带几个癌症朋友找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看病,何教授是个很开明的中医,他从来不反对病人做化疗,也不拒绝手术,有个乳腺癌肝转移的病人,何就建议她马上通过“射频消融”去掉肝上的转移灶,消融的同时用中药调理。因为“射频消融”是针对这个病人的癌症有生力量,最大力度的剿杀,与化疗对全身细胞的损伤相比,这样的局部治疗对全身的影响最小,最不容易伤及人体的正气,等于是借助西医的办法,达到中医治病时追求的“阴阳平衡”的目的。

      这样的思路在民国时期的名医张锡纯就用过,张有个治感冒的方子,叫“石膏阿司匹林汤”,用中药的石膏,配西药的阿司匹林来。对阿司匹林,张锡纯的评价是:"其味甚酸,其性最善发汗、散风、除热及风热着于关节作疼痛,其发表之力又善表痧疹"“石膏阿司匹林汤”的配伍是:“生石膏(二两,轧细)阿斯匹林(一瓦),上药二味,先用白蔗糖冲水,送服阿斯匹林。再将石膏煎汤一大碗,待周身正出汗时,乘热将石膏汤饮下三分之二,以助阿斯匹林发表之力

    民国时期的中国,非但中医,包括国人,对阿司匹林这类西药都是陌生的,张锡纯作为著名的中医,能把它用到中药方子里,而且写过一本《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是因为他对西医有了足够的了解,而且有足够高的“治疗观”,才使他在中西药的使用中,都能长袖

      我带去找何教授看病的朋友,大多是在癌症转移了,或者是化疗,靶向药物耐药了,既往的医生一筹莫展了的时候。找何老师,除了要他开中药,更重要的是想让他给出未来的治疗方向,因为找到他的时候,无论是病人本身,还是既往的医生,都遇到到了迈不过去的坎儿,病人不知道需不需要马上手术?可不可以继续化疗?靶向药物还吃不吃?简单讲,就是治疗手段不缺,但不知道怎么安排、使用了,一句话,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治疗观”去使用这些手段和药物?因为如果“治疗观”错了,手段越有效,效果越适得其反。

     “治疗观”可以高屋建瓴的医生,也不一定非是中医,大师级的西医也同样,首先,他们不会以不懂中医为荣,更会接受甚至使用中药,最典型的就是癌症病人常吃的“贞芪扶正”,是女贞子和黄芪配伍的中成药,它出自我国第一代内科肿瘤学专家孙燕院士之手,孙院士虽然是标准的西医,但他创制的这个药,秉承的却是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通过阴阳双补的办法,减少化疗对人体的伤害。如果去找孙院士拿主意,就像何教授不排斥化疗一样,孙院士很可能会推荐癌症病人去看中医,因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做到大师水平的时候,他们的“治疗观”是相通的,甚至是相同的。

  有句话说:“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任何一门学问,做到最后都会具备哲学的意味,而拥有哲学高度“治疗观”的医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可以托付生命的。你找的中医,是个好中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