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还有个著名的故事:李广射虎,这是记载在司马迁写的《史记》里的,原文是:“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大概意思是,李广打猎的时候,突然遇到了老虎,他吓坏了,因为生命受到威胁了,马上拉弓射箭,还好,一箭射中,躲过一劫。等到第二天白天,李广又去那个射中老虎的地方看,才发现,那根本不是老虎,只是一个像老虎的石头,因为当时紧张着急, 力量超大, 居然把石头射穿了!这个时候,李广再次拉弓射箭,但却怎么也射不进石头了……之所以那天晚上能超常发挥,就是因为当时着急了,也因为着急而“上火”了,由此调遣出了身体的潜能。
这个超出了平常能力的潜能,就是所谓的“上火”,也就是对库存生命力的极度发掘和使用,这些超出身体常规的能力和能量,如果无处施展,最后会跑到哪里去了呢?这就要产生“火”的表现了,总体来说就是“热”,这一点,和自然界火的状态很像:热、肿、痛、烦、燥,都是热性的,类似于自然界中“火”的燃烧,人被烫到的感觉。
既然是火,就要燃烧,就要蒸发掉水,这就是伤阴了。所以,“上火”的时候,轻的,皮肤粘膜要起泡,这是因为局部缺水,像这种突发的危急事件发生后,虽然不至于遇到老虎,但是突然家人被车撞了,或者受伤了,我们会紧急过去料理,一般在料理之后,或者在料理之中,就开始长口疮,起疱疹,牙齿发炎等,各种“上火”症状就来了,这种情况如果持续的不改变,不缓解,就不是简单的口疮疱疹的问题了,就要消耗身体了。
和我们生活中生火,着火,要消耗柴禾,烧掉木头一样,人体“上火”时消耗的,是身体的“固定资产”,中医讲就是“阴”,西医讲就是身体的基础物质:糖、脂肪、蛋白质,“阴虚”的人身体容易消瘦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们的“固定资产”被“火”烧掉了。
但是,身体基础物质,“固定资产”的消耗,不可能无尽无休,因为人的寿命有定数,细胞的分裂生长也是有定数的,只要不断的消耗,细胞就要加劲分裂,久而久之,定数就用尽了,细胞就停止分化生长,他们就会比其他人提前衰老,甚至早死,从这个角度上说,想要长寿,想健康,就不能总是“上火”,如果一个人总是处于应激状态中,虽然预备出了可以“射虎”的力气,那他就是很难长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