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佟彤-九九归医
佟彤-九九归医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318
  • 关注人气:11,7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琅琊榜》里的梅长苏需要“补阴”

(2015-10-10 13:20:27)
热播电视剧《琅琊榜》里的梅长苏,虽然脑力过人但体力不支,从身形上就像极了中国传统文人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而且还频繁吐血,这些足以促使其羸弱直至早夭,想改变这种状态,梅长苏其实应该吃阿胶,用阿胶补阴。

 梅长苏之瘦弱,与之前受伤中毒有关,更与他后来静坐劳心有关,就像剧中的大夫说的,他的心一直没休息,这足以耗伤气血,最终导致阴虚,梅长苏消瘦的体态就是典型的中医“阴虚”体质,这种人,非补阴不能改善虚损状态,不能延寿。

 

   梅长苏的体质和气质最多见于劳心者,虽然他们没有体力上的消耗,但劳心的损耗远胜于前者,典型的一例就是曹植,三国时曹操之子曹植被其兄逼出的“七步诗”,足以看出其才气,显然是个靠脑力吃饭的,和梅长苏一样,也是因为脑力消耗,情绪抑郁而伤了阴,据说他被贬到山东东阿县时已经骨瘦如柴,样貌估计不在梅长苏之上 ,为东阿是中国阿胶的最正宗产地,曹植因此得以用东阿阿胶进补,身体才逐渐好转曹植也以此为阿胶赋诗。

  阿胶,乌鸡白凤丸等,在很多人眼中是女用的,好像男人不能吃,这是对中医药的误解。无论是阿胶还是乌鸡白凤丸,都不是雌激素,中医也绝对不会以直接补充 雌激素的办法来治疗疾病,中医治病的特点不是“给人鱼”,而是“授人渔”,是交给人钓鱼的办法,而不是仅仅送给人一条鱼,是通过药物来挖掘身体的潜力,最 终靠身体自己的能力战胜疾病,阿胶就是这样的作用。

    如果仅仅从成分上说,阿胶主要含有胶原蛋白,但绝对不是用简单的补充胶原蛋白就可以解释的,阿胶远超过胶原蛋白的效果的原理,至今现代医学还没有发现,这 个没发现之处,可能就是“渔”与“鱼”的区别,肯定是通过某种现代医学不能证实的渠道激发了身体自己的能力,所以在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都记载过:"阿胶可治虚劳",其中巨包括男性的虚劳。

   

    所谓“虚劳”,就是身体的消耗,而且这个消耗的程度比较深。我们知道中医对虚损的概念有“气虚””阳虚,和阴虚”“血虚”,“气虚”“阳虚”比“阴虚”“血虚”的程度要轻,有的时候只是功能的减弱,到了“阴虚”“血虚”就是结构的损伤了,无论是曹植还是梅长苏的消瘦和羸弱,都是结构损伤的症状之一,这个时候必须补阴 ,所以才需要吃阿胶。

 

    可能很多人会问,阿胶吃了不上火吗?既然他们是阴虚的,不更容易上火吗?阿胶会导致上火,其实是个误区,可以去查《本草纲目》之类的医学经典,阿胶的性质 是平的,不是热性的,之所以有上火的问题,是伴随阿胶一起吃进去的其他药物,因为作为补益药物,阿胶往往和补气药一同服用,包括一些含有阿胶的中成药,多 会配伍上黄芪,人参,大枣等当,这些都是热性的温性的,如果有上火问题,也是它们引起的,单纯的阿胶无此弊端。

 

   

  另一个值得说的问题是,抛开曹植,至少在梅长苏,他是没“火”可上的,不管是剧里不断念叨的“阴寒”,还是他怕冷,很早就烤上火盆的细节,都说明他的身体 消耗已经很重。如果把生命比作是个蜡烛的话 ,蜡烛上的火苗是阳 ,下面的蜡烛是阴,阳虚的人火苗小,所以怕冷,阴虚的人,火苗大,所以怕热,但会因为火苗大,蜡烛被烧得体量很小。


   对于梅长苏,他是阴虚,经过受伤中毒和脑力消耗 ,蜡烛已经所剩不多,之所以又有阳虚怕冷的问题,这是因为他的生命蜡烛已经所剩不多的缘故,无力使生命之火茁壮了。

 

 

  因此,要想使梅长苏战胜“阴寒”,不再那么怕冷,就得把他的蜡烛的体量补充上,所以要补阴,要吃阿胶就是这个目的,而且这个阿胶在配以补气药比如人参的时 候,要特别谨慎,否则会将好不容易补偿上的蜡烛,因为补气药激发得燃烧过快,又消耗掉了,也是因此,过去的中医名家,对阴虚严重的人是不愿意收治的,一个 是病情严重,补阴的起效时间,比补阳要慢,另一个是治疗的时候补阴补气的尺度很难把握,包括《琅琊榜》中,那个医生不也是和同行打了赌,才来医护梅长苏的 吗?《琅琊榜》里的梅长苏需要“补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