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接连有3个朋友找我,要赶紧联系何裕民教授,这3个朋友分别罹患了卵巢癌
,胰腺癌,乳腺癌肝转移,他们要找何教授救命!不夸张地说,何在他们心中,已经处于神的地位了,之所以至此,与何教授的水平有关,也与绝望中病人的心理有关。
我认识何裕民教授二十几年了,当时,他还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药物研究所所长,因为参加《医学与哲学》组织的学术会,用我后来开玩笑的话说,终于“见到了活的何裕民”,因为在那之前,何写的一本<</span>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已经是中医界的卓越人物,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破格晋升的最年轻的教授。那时,他已经开始做癌症临床研究,那之后,我经常把无助的癌症病人介绍给他,像这样紧急求救的情形也时常发生。
何裕民是上海人,渊博、灵秀、淡定,所谓“医如其人”的说法,在他的方子中体现得很明显。即便是对付癌症这种绝症,我也从没见过他开过什么昂贵的药物,药
物的力度和剂量都不大,但却能使病人绝处逢生
,除了不学中医的人,无法充分理解的中医原理之妙,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个找到何教授的人,都感到一种托底的安慰。这种安慰不是简单地掩盖病情,也不是不顾
真相地捡好听的说,何教授之所以能成为病人心中的神,因为他对癌症的解释可以使病人信服,由信服变成信赖,后者渐渐成了病人的信仰。
李开复得了淋巴瘤之后写了一本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书中提到一个细节:在治疗期间,他看了一本《安慰剂效应》的书,战争期间没有麻醉剂,医生只能用盐水代替,并对病人谎称是麻醉剂,不知情的病人真的就觉得疼痛消失了,甚至能忍受开刀。
这件事让李开复重新审视自己的宗教信仰,他说他现在是个坚定的“有神论者”,这个“神”其实就是战胜癌症时的信心,他知道通过建立信心甚至信仰,是可以战胜疾病的,而这一原理,早就在神经医学的研究中被证实:
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叫“内啡肽”,它可以使人减轻疼痛,是人体自备的“止疼剂”。如果用药物阻断它的分泌,即
便使用了安慰剂也无效了,这就意味着:安慰剂是通过这条途径,起到了止疼效果。而身体的各个机能,包括能抗御癌症的免疫机能,都会在疼痛发生时降低,从这
个角度上说,无论是药物中的安慰剂,还是精神上的信仰,信念,都是可以减轻疼痛乃至病痛发生的。具体到病人,对医生的信赖就是病人的信念,在生命受到威胁
时成为“有神论者”,或者像前面托我找何教授的那些病人一样,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神,几乎有着和药物同等的功效。
何教授新出了一本书:《大病之后才明白》,他治疗过的2万
多名癌症病人的心理、病情变化,在书中都有体现。和所有的中国病人一样,缺乏信仰是这些绝症者更令人绝望的问题,这使得他们会将一个荒唐的传说,一个有毒
的偏方视若神灵地遵循着,由此错误定位自己的治疗和生存预期,后者甚至比癌症更要早地要了他们的命,这也是“癌症有三分之一是被治死的”的缘起。之所以会
有如此悲剧,就是因为中国病人缺少一个可以信服,依赖的神,他们将全部生命托付给了冰冷的手术刀,和与手术刀一样冰冷的医学解释,而这些解释时常是陈旧
的,片面的,不负责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