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冒发烧,别小看粥的疗效

(2015-05-30 15:01:58)
标签:

育儿

健康

   感冒发烧持续好几天,到了下午两三点钟,好不容易降下来的体温又上去了,这种情况往往说明肺内有伏热,中医治疗这种情况有个名方,叫“泻白散”,很适合午后体温加重的感冒。这个方子中只用了四味药,其中一味还是我们熬粥的粳米,为的是通过米的补脾力量来声援肺,所谓“培土生金”,这个治法值得借鉴到感冒治疗中,在吃退烧中药的时候喝点粥,往往能增加药效,这也是中医讲究的糜粥调养。

   感冒发烧,吃了退烧药就降,过一阵体温又上来,而且到了下午加重,这是感冒时常有的事,一般要如此反复好几天。如果从西医角度看,要等到病毒细菌被杀死,体温才能彻底恢复正常,如果看中医,一般认识火热郁结于肺所致,泻白散”里用了桑白皮和地骨皮,都是甘寒清热的,前者清泻在表之热,后者清降肺中伏火,到了下午加重,体温升高的特点,就是因为肺中伏火所致。余下两个药就是一小把粳米甘草了。

   粳米就是我们熬粥的大米,是入脾经的,甘草也一样,因为在中医五行学说中,脾属于土,肺属于金,土生金,土是金之母。任何一个脾虚的人,肺气也都是不足的,他们不仅消化功能差,而且很容易感冒,所谓“母病及子”,特别是孩子,因为中医说的脾,是后天之本,是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逐渐强健起来的,孩子时期更容易脾虚,所以孩子也就比成人更容易感冒发烧,特别是原本就食欲不振,或者很容易吃成食积的孩子,感冒发烧更是家常便饭,在对他们感冒发烧的治疗中,健脾是不可或缺的,但又不适合大力补脾,这个时候的粳米就起到了补脾又增加水谷之气的效果。

这一点你可以自己试试,感冒发烧,就要吃退烧药,如果你是空腹吃,退烧效果会差,特别是中药,如果在吃中药之前,或者之后马上喝一碗温热的粥,汗会出得很痛快,烧也退得彻底,粥的补脾助肺之力就体现出来了。因为空腹, 或者缺少粮食这种碳水化合物的时候,中药的作用总会打折扣,这是在身体缺少热量的情况下生生地催汗,有点竭泽而渔的意思,多少喝进去一点粥,会明显地增加药力。

从这里说开去,感冒发烧是要忌口的,忌的主要是不好消化的肉食,因为肉食的消化要比粮食,特别是粥更要消耗脾气,虽然它也能给身体增加热量,但所需的成本要高很多,在感冒发烧这个身体本身就在被耗损的时候,节能是第一要务,因为节能就是节约脾气,就是健脾,脾气充足了,作为其子的肺气自然也就健壮了,才能抵御引起感冒发烧的邪气。 感冒发烧,别小看粥的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