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虽然被称为绝症,但有人就能扛过去,大难不死,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活下去的动力,而且这个动力不能是来自于钱财之类外因的,必须有更加积极甚至高尚的动力,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的一本新书中写到的。
何教授发现,所有得癌的人,都有活下去的要求和理由,
但是理由不同,有人归因于一些身外之物:比如我有很多钱,我没有好好享受过,我生活条件刚刚改善,我还有哪些地方没去过,就这样死,我死不瞑目……
而有些则主要归因于强烈的内心需求:比如孩子还小,我的人生任务没有完成,我还需要赡养父母,我一辈子醉心的课题只进行到一半,这件事只能我来做,不做好,我死不瞑目……
心理学家把前者称为“外因激励”,后者则是“内因激励”。前者虽有效果,但很难持久,碰到困难,比如化疗痛苦之类的,很快就会消退,而后者,常常使病人超乎想像的顽强。
何教授特意举了两个案例,两人都是他的病人,而且都是神经内分泌型胰腺癌,都有肝转移,生病年龄都在五十四、五岁,都是从事管理的:一个是央企董事长,一个是厅级干部。
搞企管的生病在先,是2007年,开始还是误诊,把体检中看到的肝内转移灶误认为是肝囊肿,术中才发现已多发性肝转移,手术因此失败了,只能把部分胰体病灶拿掉,术后又出现伤口溃烂,高烧,愈合不好。何教授被请去会诊时,病人十分消瘦,低烧,难以进食,呈恶液质态。
这个病人目标很明确:这辈子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一定要活下去完成它!再大的痛苦,再苦的药,再不能承受的治疗,我都能坚持下去!伤口刚好,身体还很弱的情况下,就让人扶着,贴着墙尽可能地活动锻炼。一旦身体许可,他就进行了球场上的锻炼,风雨无阻……2013年春节前,上海著名的B超专家给他检查,发现他肝内的绝大多数转移灶已趋钙化,没有活性了。
厅级的那个病人是2010年诊断的,没有手术,也没有特别症状,就是厌食,时有泄泻。开始时他还信心满怀,但情绪起伏很大,他常唠叨的一句话是:活得太累!这辈子尽管混了个厅级,但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事,还换了个最凶险的胰腺癌肝转移!他觉得,
他活下去,家人就可以享受他的高薪,他活一天就能多挣一天的钱……两年半后,虽然检查示病情并没有明显发展,但总体状态却仍是病恹恹的,2013年夏天,因为贪凉,吃了冷饮,诱发肠梗阻,从此江河日下,国庆后去世,其实,直到他去世前,胰腺病灶及肝内转移灶都变化不大。
中国老话:“仁者寿”,意思是道德崇高者可以长寿,这个结论出自孔子的《礼记》,其实也很符合心身医学规律:人是由大脑皮层统帅的高级生物,与大脑皮层连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对人的健康,疾病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仁者”的道德感,与“内因激励”的内因,都是人的高级情感,这种情感满足后,就可以缓解了其他的情感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由此通过大脑皮层,对下属的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包括调动出潜能战胜被称为绝症的癌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