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喝酒有益健康”似乎已经成共识了,先是因为中医,“医”字的繁体,下面是个“酉”字,表明过去的中医看病,会用到酒。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健康号召时也说,“戒烟限酒”,一看就标准不同,烟是绝对不能抽的,要戒除,但酒可以少喝,所以可以适量,有的人因为将此看成是一种养生建议,原本不喝酒,为了这个倡议开始喝酒了,这实在是曲解了!
无论是“限酒”还是“适量饮酒”,针对的都是喝酒多的人,甚至是对“酒鬼”说的,是要告诉他们:喝酒,可以,但要少喝,这才是正确的潜台词,而绝对不是不喝酒就是少了养生机会,这一点和我们吃油时的讲究一样,都是最容易被曲解的。
合乎健康标准的油,讲究1:1:1,这是很多食用油写在广告里的。这个比例的意思是,每天吃进去的三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应该接近1:1:1。
饱和脂肪酸就是我们说的动物油,猪油黄油之类的,喜欢吃猪油味道的人就拿着这个比例说事儿,要吃够这个比例呀,所以炒菜可以放猪油,面包可以摸黄油。事实上,这个比例要强调的是,我们一天吃的各种脂肪加在一起,饱和脂肪酸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之所以这么强调,不是怕你吃不够,而是因为我们吃肉的时候已经把饱和脂肪酸的份额吃够了,如果你的食用油中没有饱和脂肪酸,那才是更好的。这个比例想提示的也是,饱和脂肪酸最多占三分之一,低于三分之一更绝对没问题了,因为现在的人不会少吃肉。很可惜,和“喝酒养生”的歪理一样,这些都成了嘴馋人的借口。
中医确实用酒做药,包括现在的中药材,很多是“醇提”的,通俗讲就是用酒把药材里面的有效成分泡出来,提取出来,这似乎又给了馋酒人喝酒的借口,可以喝药酒呀,药酒养生吧?
中医用酒入药,是为了助药性,所以,酒永远是个配角,而且这个配角也不是全能的,也有所特指,比如“藿香正气水”中用了酒就很合适,因为适合吃这个药的人,体内有湿,需要借助药和酒的力量将湿蒸腾出去。还有一些寒性的肢体关节疼痛,之所以用酒,也是为了推动局部的血液循环,助力而已,真起效的肯定还是泡在酒里的药,即便是“醇提’,最后也是要蒸发掉酒,只留下药。就算溶解在药酒里面的有效成分比水里多,你仍旧要斟酌喝酒伤身的后果和多溶解下那些药物带来的收益,很显然,肯定是不值得的,非此,我们也就不会世世代代以水煎汤药为主,药酒只是辅助,而中药的主要剂型也只是丸、散、膏、丹,药酒始终不是主流。
那么,“适量饮酒”的适量是指多少呢?按照营养学研究,女性不超过1个饮酒单位、男性不超过2个饮酒单位,“1个饮酒单位”大致相当于 355毫升啤酒,或者150毫升葡萄酒,或者45毫升40度白酒,60度白酒,则只有30毫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