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管切开没那么可怕

(2015-02-22 16:39:58)
标签:

健康

有个朋友电我说,春节前他父亲因为肺部感染住院了,老人八十三岁,感染很严重,已经上了呼吸机了,医生和他商量要做气管切开,他害怕,没答应,回来问我的意见。

  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老年人,原来又有基础病 ,比如糖尿病之类的,或者像这个朋友的父亲,之前是帕金森综合症,但是不严重,进医院前基本上还能自理,但他们如果遇到肺部感染,医生如果提出切气管 ,一般都是病情危重到一定程度了,最好是遵医嘱,因为如果你不签字,一旦需要急救时再找家属可能已经来不及,更重要的是,很多老人的肺部感染痰很多,甚至因为吸痰不及时而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切开气管一是便于迅速抢救,二是老人自己也会舒服些。同时,他父亲是帕金森,这个病很多会累及到肺部胸部的肌肉,包括咽喉部的肌肉,呼吸功能也会受影响,所以气管切开很可能是必须的。

很多人抵触气管切开,抵触上呼吸机,总觉得这样做了之后就拿不下了了,因为他们看到很多人用了呼吸机之后不久就去世了。的确是这样的,但是,那不是切气管的问题,更不是呼吸机导致的,只能说,是因为病情危重才用到呼吸机,这么危重的病情确实有救不过来的可能,如果不用呼吸机可能连后来的一段日子也延续了,并不是呼吸机加重了病情,用呼吸机或者切气管,只是病情危重的一个标志,用与不用都一样,病情的危重都是一样的。但如果用得合理,抢救及时得当,很多人仍旧可以恢复,拿掉呼吸机,切开的气管再缝合上,继续生活,因为气管切开本身就不是大手术,伤口也很浅,这个手术本身几乎没有危险,只不过听起来吓人而已。

过去有的人因为过敏等问题,突然间咽喉的悬雍垂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来不及去医院,如果身边侥幸有医生的话 ,他可能用当时能找到的钢笔或者其他稍微尖锐一点的东西,在喉结下面扎开一个破口,为的是让空气不经过已经水肿,“挡路”的悬雍垂,及时进到肺里,避免窒息,这种虽然粗糙但是能及时救命的办法,和气管切开的效果类似,都是为了救命采取的必要手段,很多医生都这一招,是抢救的必备手段,如果了解了这个办法,再去想气管切开可能就没那么可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