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突然去世 ,没来得及告诉病人“今天停诊”

(2015-02-06 15:47:42)

 

几天前,北京东直门医院的刘小北医生没能按时出门诊,一直等在门诊的病人急了,跑到医院办公室投诉,到这时候才知道,刘医生于前一天突然去世,因为走得匆忙, 她没来得及告诉医院给自己挂上“停诊”的牌子,病人的投诉成了她离开人世后收到的第一份“问候”。

这个消息肯定会让那个病人心里一震,这时他会想到医生也是人,也会生病,也会有不测,会就此体谅为医的辛苦。在中国,看病难是不争的事实,但看病有多难,医生就有多忙多累,医患在这个问题上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至少没有一个医生不希望把病人看好,这是任何职业都有的成就感,也算一种本能吧。

我曾经供职过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很多国宝级的中医专家,我印象很深的一位是费开扬老先生,他是学西医的,北京医科大学毕业,但师从中医名师,我认识他时已经是名医了。费老先生谦谦君子的气质,和善低调,对病人特别耐心,我只见过他发过一次脾气,因为门诊室的门锁着,病人进不去,只能等在外边。其实,这个门诊室的门开得晚是常事,很多时候,病人还没来,费老先生就自己安安静静地坐在走廊里,怀里抱着书包,等着开门,从来没催过拿钥匙的护士,那次发火是因为病人也在等,他怕耽误了病人看病。

协和医院的朗景和医生, 是著名的妇科专家,现在是院士了。当时,很多人看病都要找熟人介绍,特别是协和医院,甚至还需要在单子上注明介绍熟人的名字,朗院士看过一个农村来的病人,什么熟人也没有,看病的时候战战兢兢的,唯恐不受重视,朗院士对他说:把我的名字添在你那张单子上“熟人”的那栏儿里……

   和其他职业比,医生这个职业性命攸关,特别是外科手术,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余力生,主要做耳蜗手术,要在耳蜗那那么小的地方做文章,对医生的手术精细程度要求很高,因为这个原因,余医生从开始做这类手术开始,就没再摸过保龄球,因为扔保龄球会使手的肌肉疲劳,手术的时候会发抖……凡此种种,允许我用一句说了很俗话:因为病人在他们心里。

刘小北医生去世后,她的很多同事说,突然意识到,做了医生之后,不仅责任比别人多,而且还要多出一件特殊需要关照的事,那就是万一自己也像刘医生这样出此不测,除了要通知家人朋友,还要赶快让挂号处告诉等着看病的病人:今天停诊了。

 她突然去世 <wbr>,没来得及告诉病人“今天停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