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成药说明书该怎么看?

(2014-10-21 11:17:17)
标签:

健康

   中成药虽然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就在药房买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因为无论是中成药所治疗的疾病,还是中成药本身,都有寒热之别,在服用中成药之前,分清药物的寒与热是最基本的。

    可以从药物名称上下手,一般有“清热”“清火”乃至有“清”这类词的药物,性质都是偏凉偏寒的,比如“牛黄清火丸”,“黄连上清丸”。而有“温”“补”字样的一般都是偏温的,有滋补作用的药,比如“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最常用的“感冒清热冲剂”,就是个起反了名字的药,这个药实际上是温性的,治疗因为受寒引起的感冒,一般症状是:浑身怕冷酸疼,没汗,鼻流清涕,而且嗓子不疼,不红肿,如果你按它的“清热”意思当凉性的药物吃,那就吃反了。

   辨别感冒属寒属热有个诀窍,感冒同时有嗓子疼的,一般都是热性的,这个时候至少不能吃感冒清热冲剂,而应该吃“双黄连”“银翘解毒丸”之类。

  这就牵扯到怎么看中成药说明书的问题看的重点是说明书上“用于……引起的……”那一句话,而不是只看它治疗的症状,因为同样的症状,但可以是因为不同原因引起的,中药治疗的多是原因,症状只会药物中兼顾到,这也是中医治本的宗旨所在。

     "用于……"后边的话往往确定了病性和药性,比如:“用于中气不足引起的……“就说明是补药,因为中气不足是因为气虚,这个药肯定是补气的。要是“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就是个疏肝药,虽然这两个药物后边的症状可能都是胃疼,但引起胃疼的原因不同,一个是因为中气不足,一个是因为肝郁,前者是补的,后者是疏泄的,不能吃反了,如果是气虚的人吃了疏肝的,可能会加重气虚,如果是肝郁的吃了补气的,会增加郁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