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和创伤中,有两个情形很近似。灾难中有一种叫“踩踏事件”,往往会带来极端惨重的伤害,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狭窄路面或者是狭窄的逃生口,人群为退避危险而拥挤、推搡乃至被践踏,最终的罹难者不是死于最初要躲避的危险,而是在竞相逃命时被踩死。
创伤中有一种“挤压综合症”,这种“综合症”会发生在肌肉被重物挤压时间过长之后,因为长时间缺血,肌肉出现坏死,溶解下来的细胞成分,“争抢”着乃至互相“踩踏”着要从肾脏排出,本身已经缺血了的肾脏,在突然接受了高强度的工作后,很快就要被累成衰竭,“挤压综合症”一旦出现,伤患者最终都要熬过“肾功能衰竭”的关口。
多年前我采访过一个社会新闻,一个淘气的男孩儿被母亲打成重伤,送到医院时浑身浮肿,眼睛变成了一条缝儿,已经出现“肾衰”了。他那个无知的母亲想不明白:我打的是他的屁股,那么厚的肉怎么也能打坏?她自然不会知道,她的狠手先是伤到了肌肉,丰厚的肌肉只会释放出更多的坏死成分,只会更多地伤到肾。
无论是“踩踏事件"还是"挤压综合症”,归根结底都是严重的无序状态造成的,它们分别逼出了人性中的和身体中的“恶”的元素,是一定意义上的“自相残杀”。
儿子小时候喝牛奶,医生总说要把新鲜的牛奶兑水之后再喂。那时候不理解,只以为稀释是因为孩子的消化功能不及。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的“钢肠铁胃”让我在每次兑水时都心不甘情不愿,总觉得是在耽误营养吸收的大好时光。后来学医了才知道,之所以牛奶兑水,之所以现在的“配方牛奶”要严格按比例冲调,是为了避免过浓的牛奶中所含的过高蛋白质,累到孩子还弱小的肾脏,这种爱意浓郁而违背生理的错误喂养,也是人为制造的一种无序。
日本地震的时候,很多人感叹日本人的文明和冷静,他们能在剧烈摇晃的公众环境中,冷静地让妇女儿童老人先走,其余人鱼贯撤离。有分析家提出,日本人之所以面对灾难时能够如此泰然,是因为他们信命,他们相信是生是死都不是可以通过争抢或者人为干预而改变的,一切在天。这种心态使他们可以安静地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命运的到来,这种服帖就是一种有序,也是另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依从方式。
日前的“动车追尾”事故中,最后一个获救的2岁女孩儿也出现了“挤压综合症”,她的小腿被行李架压了二十多个小时,在就要结束搜寻时被侥幸发现。虽然逃过了截肢、“肾衰”的劫难,但孩子的腿部功能肯定要因为这次严重的挤压遗留永久的后患,对一个幼小的生命来说,7月23号,是一场多么可怕的无序呀!几乎伤了社会的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