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新人想尽快出名,最好是像之前的哪个明星,比如巩俐像“山口百惠”,章子怡像“巩俐”,董洁又像“章子怡”……还好,董洁没了后任,否则,整个娱乐界都在消费同一种模样和气质。其实这种情形,明星一旦走红就开始不愿意了,对其抵触程度仅次于“撞衫”,因为现在很时兴个性发展,即便是服装也要“定制”。
有个在时尚杂志做“名记”的同行,托我找个名医看病,过了约定时间才赶到,她告诉我们在等一个英国的服装设计师,那名师要给明星现场“定制”:“‘定制’就是专门根据明星自己的身材气质单独制作……”
我找的那位是中医名师,望闻问切之后拿出处方一张,拉开了遣方用药的架势。“名记”试探地问:“能给我开成药麽?汤药我没时间煎……”
全是我的错!我好像把一杯陈年普洱,楞是泡给了一个只知道喝“雪碧”的人!名师的脸上已露不快,他把处方推给徒弟:“开吧,问她想吃什么药?”
我知道,“名记”走后我要接受名师刻薄乃至鄙夷的目光。这不怪名师,如果章子怡对定制大师说“你就按范冰冰的那种样子给我来一件",估计得到的也是我的待遇。
关乎脸面的衫不能撞,攸关性命的药却可以同,这点并不稀奇,就像若干年前,刚有了钱的农民拿着新鲜的鸡蛋给孩子换回只有热量和甜味的“麦乳精”,无他,都是愚昧的事。
著名中医王绵之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现在很多孩子吃得“王氏保赤丹“就是他祖辈在清朝道光年间配制的儿科秘方,祖传九代。王先生开药很有讲究,如果方子里有补药,,第一剂之后必问病人胃口如何,胃口好,说明补得得当;胃口不好,说明补过了头,方子就要调整,有点像“定制”服装之后的试穿,在分寸之间的微调是“定制”者才有的特权。
中医本身的治疗宗旨就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用中医的专业术语叫“辨证论治”:同样是气虚,虚到极端才可以用红参,其次用生晒参,虚又有热的用西洋参。同样是上火,胃火用大黄,肺火用黄芩,心火用黄连,肾经虚火就要用黄柏……这种微调是很难通过现成的成药来实现的,就像L、M、S三种尺码,即便是名牌成衣,也需要你的将就,而不是帮你讲究,所以普适性的成药类似“霸王条款”,是一种就健康取向上的“撞衫”吧。
在展示自己气质的场合“撞衫”,一向是明星最窘的事,即便都是名牌,都是好价钱,都是新款式,只要是重复就是被对付,被敷衍。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事情正发生在基因迥异的人身健康上,并且为时尚中人甘之如饴。
加载中,请稍候......